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 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014-03-07   作者:李春梅 宋永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字号

  过去的一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7%,连续第二年增速低于8%,中国经济正在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

  2014年中国经济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面对转型大势,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哪些变化?企业应如何应对?

  就此相关问题,我们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集团董事局主席晏平。

  成绩亮眼,但隐忧不可忽视

  :据您了解,去年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态势如何?玉柴的市场状况怎样?

  晏平:2013年对中国汽车工业而言,是有喜有忧的一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逾15%,至1800万辆,几乎三倍于2008年销量,增速喜人。但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存在较大的隐忧。2013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同比下降近10%,至59.63万辆,仅占总产量的3.3%。其中大部分行销二线市场,如阿尔及利亚、俄罗斯和智利。相比之下,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2年韩国现代和起亚(KIA)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共销售了220万辆整车。

  另一方面,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研究结果显示,过去四年里,汽车业研发支出年增长幅度为8%,是2001年至2012年期间增长率的8倍。

  这表明国际上车企对自主研发的力度在加大,这有可能进一步拉大我国车企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给我国的汽车出口带来更大的压力。所以,在看到这些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较大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正面临着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相对下滑的危险,国际化进程推进还存在较大困难。

  具体到玉柴所在的发动机板块,去年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去年,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03.16万辆和405.52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6.4%,由上年的下降转为增长,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会。但压力同样巨大:汽车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去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已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而这些大企业集团大部分均有自己的发动机生产企业,对于独立的发动机生产企业玉柴而言,夹缝中求生存的竞争劣势更加突显。同时,年内国五气体机和国四柴油机排放标准的切换,也对玉柴发动机产品的排放控制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开拓和售后服务等带来了严峻挑战。

  面对日益加重的市场竞争压力,玉柴旗下的发动机生产企业仍保持健康稳健的发展势头,全年累计销售发动机68.8万台,同比增长6.28%。旗下子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玉柴股份成为行业率先回到50万台年销量的多缸柴油机企业,去年玉柴股份经营工作做到了历史上最好水平,财务指标也是最好的一年。同时,我们在各项费用的控制、质量的控制、各体系的建设等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改革势在必行

  :面对压力和挑战,应如何应对?

  晏平:其实,困难不仅仅是存在汽车行业。我们整个国家面临着中等收入转型的艰巨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指明了科学的发展路径,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对企业而言,要想破解难题迈上新台阶,改革同样势在必行。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第一,国家发展的需要。当前,我们国家要保持稳定增长,必须要解决过剩产能、企业高负债率这两个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体现“市场”在资源分配中决定性作用,就是让市场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为此,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不断深化。去年国务院对原国家铁道部的职责进行了划分,把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把铁路经营部分剥离,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这应是下一步国企改革的思路——国企改革要进行政企剥离,把关系国计民生的部分明确由国家统筹管理,可以参与市场竞争的,就应彻底放开,进行股权改革,让企业充分地参与市场的竞争,这样,才能锻造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国民经济也才会更加健康。

  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国际竞争要求我们必须提升在高附加值产业中的竞争力,这可以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政策举措以及自下而上的、企业层面的举措来实现。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成长,要更好参与国际化竞争,也必须进行自我改革,才能实现突破。

  改革的核心是转型升级

  问:作为玉柴的掌舵人,您对国企推进改革有何思考?

  晏平:推进改革,要秉承这样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500强比500大重要,500年比500强更重要”,要牢固确立“永续经营和健康经营”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而改革的核心是转型升级。

  具体而言,有以下三方面应注意的重点:第一,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这是最重要的。第二,必须推进制度建设,激活国企自身活力,推动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当前新技术层出不穷,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已席卷全球,加上当前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再按照以往的老路来推进工业的发展已经不现实了,要充分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实现产业转型,必须从产品向服务拓展,从传统的制造向高端制造迈进,必须更加注重智能化产品的生产应用,掌握核心的技术。第三,注意改革的时间窗口期。当前,国外已经在新的技术革命中掌握了部分先机,我们要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迎头赶上,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属于中国工业的话语权。

  :玉柴在推进改革方面,有哪些计划?

  晏平:这些年,得益于行业的高速发展,政府的扶持,玉柴实现了大踏步的发展。2013年集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2.15%,集团经营实现了止跌回升;核心子公司玉柴股份的产品销量继续稳居行业首位,率先回到50万台年销量平台,市场份额在2013年再次提升1%,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随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玉柴的发展也应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层级。基于此,玉柴集团提出“二次创业”,这是玉柴在企业连续三年徘徊在430亿、进入了发展瓶颈而开启的一场自我革命,将科学谋划玉柴未来长治久安的发展蓝图和战略总纲。

  玉柴从2013年年底开启“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现在规划中的玉柴产业新城,是玉柴“二次创业”的载体和平台,也是玉林市委、市政府“强柴兴玉”战略的重要举措,玉柴产业新城将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以玉柴产业配套为导向,预计于2018年建成,力争在3~5年内形成1000亿元以上的年产值规模。建成后的产业新城,将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效联动的复合型产业新城、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带动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成为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玉林市乃至广西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支点。

  :玉柴如何打好“二次创业”这场攻坚战?

  晏平:“二次创业”的核心是转型升级。它的指导思想是以文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人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创新体制,提升管理,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因此集团的“二次创业”不同于我们以往的任何改革举措,其广度、深度前所未见,要保证“二次创业”取得成功,玉柴需做好以下四方面:

  一是要做好“二次创业”的顶层设计。玉柴集团将科学谋划,系统论证,专业设计,抓好“二次创业”纲要的编制和规划,保障玉柴事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实事求是地做好集团战略规划调整,从“两条产品链、多个产业群”的六大产业板块格局调整为“两条产业链、两大服务平台”的新格局,重新定位集团发展模式,集中力量和资源,向发动机产业链、石油化工产业链纵横拉伸,大力发展集团物流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打造集团价值高地,促进集团成为主业优势明显、服务优势突出的综合经济发展实体。

  二是要创新集团的体制机制。我们将加大力度推进玉柴集团的改制,全力构建集团的绿色价值体系,用有限的投资,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优化集团的管理职能和部门设置,对子公司做到既要管又要控,管控适度,机制灵活,激发活力;各子公司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制度层面进行创新,以制度升级推动企业的产业升级。

  三是大力构筑“二次创业”的人才支撑体系。集团必须制定并实施超前的人才战略指引专业化的人才团队建设;必须大力开展人才储备工作,作好人才培养和建设;必须用团队化方式培育、选拔一大批具有企业文化特质的人才;必须大力引进人才,放眼国际,要特别引进法律、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和领军人才,从世界500强企业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必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构筑人才高地;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发挥环境。

  四是建设创业文化。创业文化是集团“二次创业”的基础,是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创业文化是一次企业文化的再造,是对玉柴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是玉柴文化的升级版。转型升级,文化先行,实施文化导向战略,让 “一切为了二次创业”成为全体玉柴人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黄淑和:深化国企改革需要良好外在条件 2014-03-05
· 重点关注环保、军工、国企改革 2014-03-03
· 国企改革或成全年投资主题 2014-02-27
· 国企改革破冰 后续动作值得期待 2014-02-27
· 国企改革引期待 公平市场环境是关键 2014-02-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