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仅靠环保局“就环保抓环保”已经难以有效治污背景下,山东省潍坊市近期创新建立“大环保”工作格局,其中通过梳理污染“负面清单”,形成目标倒逼机制,确定了各级各部门整治污染源的具体责任、保障机制和“最后期限”,为我国各地环保治污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潍坊是山东的经济强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在山东位居前列,环保压力巨大。潍坊市市委书记杜昌文说,当前仅靠环保局“就环保抓环保”已经难以有效治污,必须创立“大环保”工作格局,用多种倒逼机制改变错误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纠正片面的考核评价体系,抑制下级政府盲目的“增税冲动”。 一是成立“高规格”环委会,形成“上级”倒逼机制。2013年9月,潍坊市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市长任主任,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各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一把手为成员的“高规格”的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执法监督、协调推进、技术指导、宣传教育四个委员会,并从环保、经信、公安、建设、市政等有关部门抽调14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对潍坊市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彻底改变以前在环保问题上“牵头的牵不动,协调的不管用,明面上齐抓共管,实际上推诿扯皮”的局面。 二是梳理污染“负面清单”,形成目标倒逼机制。潍坊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发现主要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负面清单”里共有8项污染,然后又确定了各级各部门整治这些污染源的具体责任、保障机制和“最后期限”,并用“红头文件”下发,让潍坊各级各部门都明确了在环保工作中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何时干完”。 三是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问责倒逼机制。杜昌文说,潍坊市对环保工作进展实行每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不定期组织进行现场巡查,编发工作简报、情况通报和问题直报。对环保行动目标落实情况、执行效果的督查一律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对完不成目标任务或造成重大失误的地方、部门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并实行“一票否决”。2013年,潍坊市共查办环境保护案件32起,分两期通报了7起环境保护方面典型问题,党纪政纪处分61人。 四是对污染企业严格执法,形成法律倒逼机制。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的潍坊焦化集团40万吨湿法熄焦项目区内,一些设备管网已经被拆除。“潍焦集团是昌乐县的纳税大户,已连续10余年纳税额居全县第一。但由于这个湿法熄焦项目污染比较严重,我们还是决心把它关停。”昌乐县环保局副局长王安堂说。 潍坊市环保局副局长李建文说,潍坊市近期多次开展了环保执法专项行动,督促企业加强污染治理,依法严肃查处各类污染环境恶性案件,并严格落实区域限批、约谈等制度,建立完善环保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用法律法规倒逼企业治污设施升级改造。2013年,潍坊市共关闭违法违规企业827家、企业生产线528条,一直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 经过一段时间治理,潍坊市环境明显好转。昌乐县朱刘街道魏家庄社区居民刘艳萍说,半年前天还是灰的,刮西南风时空气中有刺鼻的味道,也叫不出是啥来。晚上要是开着窗户睡觉,就憋得慌。现在天蓝了,晚上能看见星星,难闻的气味也没了。 李建文还称,自2013年9月份以来,潍坊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浓度同比改善5%以上,重点河流水质COD、氨氮浓度综合改善10%以上,改善率均居山东前列。 环境好转了,潍坊市经济发展也没有落下,通过去除“带毒GDP”实现了经济“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比如,潍坊焦化集团今年又新上了节能环保的6万吨PBT工程塑料项目、10万吨苯加氢项目和4万吨苯酐项目。 据初步统计,2013年潍坊市GDP增长10.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和20%,均高于年度目标。 杜昌文说,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自觉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要实现当代人物质上的富裕,又要为后人留下青山、绿水、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