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过注水的猪肉、牛肉,没听过注水的大米吧?但你们可能吃过。”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浙江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去年两会带来300多种“毒食品”的朱张金代表带来了“注水大米”。 朱张金说,这一年走了很多粮食产区和粮食加工厂,发现一个问题:我国水稻保护收购价是每斤1.5元,加工后净成本为每斤2.2元,利润每斤大概也就一二分钱。但市场上,特别是一些食堂的大米采购价却低于成本价。 “大米的利润本来就低,为什么卖得更低呢?我们的消费者想要好看的、便宜的,特别是我们的食堂是搞招标的,没有最低价格限制,所以大家拼命把价格压低。”朱张金说,为了压低价格,一些小作坊就给大米注水。 在小组讨论会现场,朱张金带来了他2月底在市场上买的每斤1.9元的“注水大米”和正常价格的大米,以及几张大米加工作坊的“脏乱差”照片。从现场看,两种大米并没有太大区别,“注水大米”显得更白。 “一般注水比例是十吨水稻一吨水,正常大米含水量为14.5%至15.5%,‘注水大米’的含水量要高出5%。自来水价格贵,一些不良商家就直接用河水浸泡。”朱张金说,“‘注水大米’容易坏,就掺杂了好的大米一起烧,除了口感稍微有差异,也吃不出区别,但长此以往,对身体的影响是肯定的。” 针对“注水大米”,朱张金建议,现在大米加工厂有70%是小作坊,应该提高国内大米加工企业的水平和标准,由政府牵头,关掉一批作坊式的小企业,提升加工门槛;并成立大米销售专业合作社,内行监管内行,真正杜绝“注水大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