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彰显政府施政新思维
|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
|
2014-03-06 作者:记者 方家喜/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九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了做好工作的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代表委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总体基调是,坚持稳中求进,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深化改革贯穿全年九大重点工作任务,这也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条主线。政府工作报告部署重点工作,首次把改革排在第一位,并且将“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列在了“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的首要位置。政府工作报告鲜明指出“改革是最大红利”,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代表委员表示,政府方面的改革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经济改革要突出重点领域,民生社会等方面的改革也要统筹兼顾。 简政放权。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减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说,“总理首先就提出要继续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而且要以壮士断腕和背水一战的气概来推进各方面的改革。根据国务院的安排,今年将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一系列政府管理方面的改革将为经济和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突出重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抓好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所有制活力。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更多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他说,今年国务院将部署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这将促进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新36条的实质性落实。 统筹兼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第二项至第九项重点工作,覆盖了社会建设、民生发展、生态建设等,“改革”二字也始终贯穿其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以改革思维引领新一轮开放、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等工作。譬如,推进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实行以备案制为主,大幅下放审批权限;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等。” 政府工作报告所部署的各项重点工作还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确保合理区间、兼顾长远、关注供给面、创新驱动……成为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符号。 稳增长,确保合理区间。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表示,“今年政府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是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兼顾了需要和可能。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稳增长更是为了保就业,既要满足城镇新增就业的需要,又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根本上是为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着眼当前,更兼顾长远。“以往,中国的宏观调控更注重短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对中长期规划重视不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多地体现出政府重预期管理。在长远和当前之间寻找平衡。做好对经济增长的预期管理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另一创新。”贾康表示。 稳定需求,关注供给面。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认为,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在继续稳定需求的同时,今年宏观调控还更加关注政策对供给面改善的效果。他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政策指向是,财政、货币政策不仅注重调节需求总量,而且注重兼顾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能力增强,包括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精准发力,创新驱动。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四个转向”,即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在引导经济发展和激发经济活力中,政府更多地强调要精准发力和创新驱动,多运用市场手段和注重差别化。”胡敏说。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