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大幅贬值终于压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壳牌石油表示,迫于进口成本增加将成品油涨价12%,首席内阁部长在今早的记者会上大骂壳牌石油居心叵测,与阿根廷国家和公众利益为敌……”,上月一个周末,从记者所乘出租车的调频广播中传来了这样一段新闻。
听早间新闻播报是这辆出租车“的哥”卡洛斯的必修课,同多数大都市出租车司机一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的哥”也对时事有着比一般人更加敏锐的嗅觉。卡洛斯故作高深地加了段自己的评论:“您可能觉得阿根廷经济挺乱的,但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比阿根廷经济更好懂的事情了,看看我们过去发生的事情,就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过去一年,阿根廷经济问题丛生。年通胀率攀至28.3%,外储击破280亿美元的七年历史低位。近期比索大幅贬值,其中一周跌幅更是高达20%,一度引发外界对该国可能再度爆发金融危机的担忧。如此看来,当全世界都在担心阿根廷经济可能崩盘的时候,曾亲身经历2002年金融灾难的卡洛斯颇有“看破红尘”的释然。
如果把这次比索贬值比喻为一次火山喷发,那么高通胀和长期汇率高估则是导致喷发的“深层压力”。出口创汇能力减弱和外汇储备加速流失,使高估的汇率成为“沙滩上的堡垒”,而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严重的货币超发和几乎失控的通胀加速了这座堡垒的垮塌。
据统计,阿根廷过去两年平均通胀率始终维持在25%以上,即便是备受质疑的官方通胀率也在10%以上。蔬菜涨价,水果涨价,牛肉涨价,洗衣粉涨价,地铁票涨价,学生文具涨价,最低工资上涨……不断飙升的民众生活痛苦指数让执政者在去年的中期选举中付出了沉重代价。
为遏制通胀,阿根廷政府试图通过高估汇率降低进口成本,以缓解因进口成本上升造成的通胀压力,但是由此带来的负面效果是汇率调整严重滞后于通胀率,使得市场对未来比索贬值的预期不断增强,比索贬值压力不断加大。为避免汇率大幅下挫带来的“硬着陆”,阿根廷政府开始通过抛售美元干预汇市的方式对比索逐步贬值。
然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维持汇率稳定的重要前提条件。过去一年,每逢比索币值承压,阿央行都会售卖美元以维持汇率稳定。最近一年,央行动用外储偿还外债、贸易顺差减少、进口和居民境外消费用汇不断增加,加上汇率高估导致出口收入锐减,央行动用外储调控汇率的能力已到极限。在此背景下,政府推动一次性大幅贬值被认为是不得已之举。
2月下旬,阿根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国2013年经济增长4.9%,高于市场和国际机构预期。可惜今年以来,阿根廷经济开局不利,比索在外储锐减背景下大幅贬值,为整个经济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阴影。专家预计,今年阿根廷出口将得益比索大幅贬值而有所改善,但政府随后为遏制通胀大幅加息等措施可能限制国内生产和消费,6.2%的官方经济增长预期恐难实现。
(作者为新华社驻布宜诺斯艾利斯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