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放缓幅度尚难判断,多方预测:稳增长政策最快二季度出台
可能允许个别信托违约重组
2014-02-28   作者:记者 方烨/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先是人民币连续数日贬值,然后是杭州“楼王”降价,再后来兴业银行暂停了部分地产相关金融业务……前后不过数天时间,这一组负面消息把市场搅得沸沸扬扬。
  于是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当前遭遇了巨大下行压力,亟须政府用“看得见的手”再扶一程。然而从《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这种期望短期很难实现,稳增长政策最快也要到二季度才会出台。

  一季度GDP仍有望高于7.5%

  2014年开年,中国经济增长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放缓态势。但是从1月已经公布的多项经济指标来看,还不能排除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高于7.5%这一增长下限的可能。
  由于存在春节因素,截至2月16日,1月宏观经济数据就已经全部发完,最后发布的出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数据均好于市场预期。
  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增长7.6%,进口增长7%,贸易顺差扩大11%。虽然有机构质疑数据可能存在水分,但是外贸数据增速不降反升还是让此前有关“世界经济回暖难拉动中国出口”的担心有所减小。
  1月CPI同比上涨2.5%,PPI同比下降1.6%,增速均较公布前的普遍预期高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称: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主要是受节日因素影响;PPI稳中略降,一定程度上也与春节临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放缓有关。
  最近出炉的2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虽然仅录得48.3,创7个月来最低,但是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这一数据准确性存在质疑。“受春节因素影响,短期增长势头的能见度很低,当前应该淡化对汇丰PMI数据今年以来走势的解读。”他说。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当前经济走势基本延续了2013年后半年以来的平稳回升态势。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PMI为50.5%,虽比2013年12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0.5个百分点的回落可以理解为受春节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PPI没有延续前期陆续收窄的走势,环比下降,同样反应出节日期间经济活动放慢的情况。相比之下,1月外贸开局良好。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长仍能保持在7.5%以上。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表示,1月公布的经济数据相对偏少,结果以平稳为主,要好于市场之前的悲观预期。出口增10.6%,从结构看主要归功于对欧美出口;CPI稳定在2.5%,主要源于非食品价格上涨超预期;信贷超增,反映信贷需求依然强劲,这些数据意味着经济下滑幅度或好于市场悲观预期,但不会改变经济下滑的趋势。

  稳增长政策或二季度出台

  展望全年,胡迟认为总体上会延续“十二五”以来的增长率下降趋势,但宏观调控政策会努力使增长率下降得尽可能慢些、平稳些。从“三驾马车”的作用看,伴随增长率的下降与结构调整,投资的作用会有所下降,而消费的作用会有所上升。在国际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净出口的作用也有望回升,1月的进出口数据就表明了这一点。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进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与城镇化既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也是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
  不过很多人的看法并没有胡迟那样乐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称,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很大的下行压力,出口增长很难明显高于去年,消费增长预计与去年持平,投资增长可能下降到18%左右,预计全年增长大体上略高于7%。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也说,中国经济的形势现阶段虽然逐步走向稳定,但它的下行空间并未完全遏制住,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问题。“我国近20年转方式、调结构进展缓慢,2008年实施的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带来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纠正缓慢,是造成现阶段经济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导致我国经过数年超高速增长大起之后没有大落实现再平衡,因此中国经济下滑不可避免。”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期间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目前的关注焦点是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促进就业,而非增长。基于年初经济放缓趋势明显,多方预测稳增长政策有可能在二季度出台。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则说:“过去几个月以来,市场已经越来越担心,如果CPI涨幅接近3.5%这个官方上限的话,那么中国央行可能会被迫收紧流动性。目前这个数值远低3%,对于市场而言可能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样就没有必要收紧货币政策。”

  可能允许个别机构违约重组

  从《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二季度在出台稳增长政策的同时,可能还会考虑允许个别机构违约甚至破产重组。
  国务院参事夏斌说,当前既要坚持改革,又不能引爆系统性风险,这是很难把握的,主要看领导的改革策略。要清醒地认识到,风险现在已经客观存在,不容回避。要改变发展方式,真正让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部分僵尸企业和银行已经形成的坏资产就要市场出清,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家又不愿意看到经济中出现大地震,所以要讲底线思维。首先,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渐进改革的原则,改革方案的推出要讲时机讲策略。其次,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国民经济的血脉,所以在这轮改革的市场出清过程中,个别金融机构不是不可以倒闭破产,但是要基本稳住金融的大局,避免出现群众对多数金融机构的不信任和挤兑。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突出矛盾集中在影子银行、房地产、地方债务三个方面,彼此互相联系,解决要靠对当前的利率双轨制并轨,这必然带来市场出清,很多风险就会暴露出来。比如说最近中诚信托的例子。解决的办法是要允许可控的局部性风险暴露,允许局部性违约的出现,把风险释放出来。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更进一步提出了具体思路。她说,如果对所有的金融产品都实行刚性兑付,那中国永远不可能有健康的金融市场。应该明确风险责任,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就要求必须有对资金价格的风险定价。而没有违约是不可能出现风险定价的,所以要按市场规则来实现违约,而不是回避它,这是下一步金融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点。大家都担心,一旦这样处置会不会引起系统性风险,这就要找好切入点。在中国,把银行稳住金融就基本稳定了,各种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应该让投资的人承担风险。“我认为从信托产品、资产管理产品入手出现违约事件,不会产生系统性风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银监会将对银行信托等被监管单位收取监管费 2014-02-17
· 农地流转信托项目多地开花 2014-02-17
· 贵州首单土地流转信托落地 2014-02-17
· 房地产信托频频拉响警报 2014-02-17
· 蒲坚:信托共有制与土地解放路径 2014-02-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