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最大问题是吃居民和实体企业间利差,体制问题给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26日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电子商务:新的生产力研讨会”上提出该观点。 王国刚指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条件下,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严重障碍,“体制问题给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今天余额宝干的事情,美国在20年前就曾经做过了。为什么中国银行不能做?因为分业经营,不准银行做基金,后来准许银行做基金了,因此给余额宝留下了空间。” 王国刚认为,中国金融最大的问题是整套金融机构,陷入在居民和实体企业之间,一头从居民获得最廉价最便宜的资金,另一头把这些资金转手给实体企业以最高昂的利率,从而赚取利差。 “本来金融最初是来源于居民跟实体企业之间直接的交易,而计划经济时,是要财政来给企业做,从那时候彻底切开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一直在强调,金融回归于实体经济,要扩大居民和实体企业的金融,要真正发展居民跟实体企业之间的直接金融,必须打破中国以间接金融为主的结构。 王国刚指出,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对金融方面讲了两句话,一是要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要降低金融为自己服务的比重,但是2013年,这一年下来,这两个问题不但没得到解决,而且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在上升,金融机构为自己服务的比重也在上升,“这种事我们还能持续多久?不论是中国的线下金融体制改革,还是线上的改革,最后都要回到一点,让金融回归实体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