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托拟再进军数个农业大省
农地流转信托成业界新宠。《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在安徽、山东、贵阳等地的多个农村土地流转信托项目成功落定后,中信信托目前又准备进军河北、内蒙古和四川等多个农业大省。另外,包括中粮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也相继被传出正筹备相关新项目,欲分食土改大蛋糕。业内专家表示,农村承包经营土地与信托等金融产品结合是一种进步,但要警惕“金融下乡”后“非农化”、“非粮化”等引发的风险。
“各地的需求都比较旺盛,无论是从农民,还是地方政府的反馈来看,大家都比较积极。公司各个业务部门都在做,目前还有几个项目储备在落实。”中信信托相关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据了解,去年10月10日,中信信托与安徽宿州踊桥区政府合作,成立了国内第一支土地流转信托计划。在以地方政府为委托人的前提下,信托公司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形成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也通过信托资金的介入对接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金需求和短期流动性缺口。
此后不到半年时间,中信信托先后在山东省青州市和贵州省开阳县分别启动了土地流转信托项目,可流转面积为1850亩和1000亩。据上述人士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在落实河北、内蒙古和四川等多地的项目。
中信信托副总经理包学勤此前表示,中信信托现阶段也并没有把项目的盈利性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就像2004年、2005年马云做淘宝的时候,业内也觉得这是纯粹的服务性质的事情,但是用土地的使用经营权建立起的平台,当其规模达到相当水平的时候,其上面承载的资源和价值,以及在这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金融机会将是巨大的。
除了中信信托外,目前业内还有北京信托也已正式成立了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中粮信托、华宝信托、中航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都相继传出在布局土地流转信托。虽然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得到了地方政府与产业方的很大关注,但更多的信托公司仍将土地流转信托停留在筹备阶段。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超过四分之一,全国农村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大户达到287万家。自去年初以来,中央曾多次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但是,随着资本下乡的加速,一些“炒作土地”的负面现象也出现,导致“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时有发生。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始终是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时面对的最重大风险,即便是在信托公司参与进来后,这种风险依然突出。而且如果信托公司打着“金融下乡”的改革幌子大搞“非农化”、“非粮化”,将更加难以限制,因为作为委托人,地方政府往往也能从中获利。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中信信托安徽宿州的项目中,涉及流转的5400亩试点土地和远期目标的2.5万亩土地,拟被建设成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园区规划为五大板块,涉及20多个子项目,现代农业种植(种粮)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在中信信托贵州开阳的项目中,参与土地流转信托项目的中信信托、开阳县人民政府、农户、贵州硒味园均能从中获益。按照规划,当地农户一亩土地的收益将会由原来的500元/年增加到2000元/年。
记者了解到,目前粮食生产的利润率仍然偏低,平均大概为每亩300元至500元一年左右。而和宿州项目的情况类似,中信信托所预期的每年每亩2000元的收益亦并非完全来自粮食生产。该公司提出了“农旅一体化”的概念,期待依托土地流转,将项目所在县建成现代生态农业结合体验式旅游的示范园区。
“中央反复强调重视粮食安全,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前提。”北京大学法学院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表示,承包经营土地通过信托与金融结合,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相关政策转化成法律尚需一定的程序和时间。在很多基础性法律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情况下,上述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仍存在着很大的政策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