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通过一系列的流程优化、模式革新和制度突破,南京海关打出了一连串漂亮的通关业务改革组合拳,为江苏外贸发展添翼生风。“作为进出境监管机关,提高通关效率,既要扑下身子到企业去,面对面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更要从大处着眼,在通关顶层设计上下工夫,对整体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让改革的红利第一时间转化为企业的便利和快捷,使绝大多数进出口诚信企业获利。”南京海关李多宽关长如是说。 江苏省幅员辽阔,相对于巨大的进出口需求,口岸资源显得较为有限,而且许多市县地处内陆,不依江靠海,按照传统的通关模式,企业要进出口货物,必须跑到邻近的港口,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成本。南京海关从2013年11月1日起,推出了“属地申报、属地验放”的区域通关便捷模式,将港口直接搬到家门口,为企业搭起了一座进出口的“便捷桥”。 “属地申报、属地放行”是针对资信优良的AA类企业开通的最新便利通关措施,指收发货人为AA类且报关企业为B类以上(含B类)企业进出口货物时,可自主选择向属地海关申报,并在属地海关办理货物放行手续。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整合海关管理资源,实现口岸与属地海关错位监管和优势互补。业务开展两个多月来,就有92家企业享受到了这一利好政策,共办理“属地申报、属地放行”进出口报关单302份,货值11.75亿美元,涉及税款5.72亿元,货运量278.12万吨,有效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大大节省了通关时间。 首批开展“属地申报、属地放行”的苏州国巨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颜荣昆说:“通关时间上节省最少有半天,周末的时候,可以节省两天的时间,两天对公司来讲就是产能多了两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就提高了很多。” 在以往的进出口过程中,企业往往要分别面对海关、国检的检查和验核,一票货物可能要被查上两次,既耽误了时间,更增加了成本。去年12月1日起,关检“三个一”的新型通关模式在南京关区试点,“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在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效果明显。截至1月17日,各试点海关与当地国检部门已共同查验放行废纸、废五金、废塑料等固体废物共计217票,2271标箱,总货值1647.8万美元。 江苏地区经济发达,货物进出口量巨大,如何真正做到既要“管得住”,又要“通得快”,是摆在海关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有效降低海关查验对物流带来的影响,南京海关从做“减法”入手,对货物实施分类查验和查验分流,高资信企业的查验率下降了近75%。 查验分流则是针对进出特殊监管区域货物的又一项利好政策。长期以来,大多数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货物都是通过口岸海关进行转关,这一模式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货物在口岸海关和特殊区域海关都有可能被抽中查验,二是由于口岸海关业务量大,监管任务繁重,一旦在口岸海关被布控查验,必然要排队等待,货物通关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实施查验分流后,对需查验的货物,均由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主管海关在区内实施查验,既分流了口岸海关的监管压力,又避免了货物被多次抽中查验,有效提升了查验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