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局未破 美债上限阴影再度袭来
分析称,争议料难影响美联储继续削减QE步伐
2014-02-11   作者:记者 周武英/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随着此前被延后五个月的美国触及债务上限的最后期限于2月7日到期,美国债务上限阴影又再度袭来。众议院两党领导人均暗示,他们正在寻找一个快速解决方案,以避免再度陷入旷日持久的纷争。
  美财政部长雅各布·卢上周致信国会领导人表示,财政部的非常规措施预计将支撑到2月27日,此后,财政部将仅靠手头上的约500亿美元现金和未来的税收收入来履行支付义务,他为此再次敦促国会尽快提高债务上限。
  从之前的情况看,民主党主张无条件提高债务上限,但众议院的共和党却借此提条件,希望通过民主党的让步来达成债务上限协议。
  此次,一些保守的报刊作者呼吁共和党人不要再采取让政府关门的策略,不过以博纳为首的共和党领导团队还是希望在这个问题上不仅仅是退让。但共和党人目前意见并不统一且面对各种障碍。有人认为提出的条件中应该包括一些必须通过的项目,但这种情况需要有民主党的投票才有可能通过。许多共和党人还对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表示出焦急的情绪,并且呼吁博纳通过一个法案来赢得支持。有报道称,共和党这次提出的两个条件是批准加拿大-美国输油管建设和废除医改法案相关条款。众议院议长共和党议员约翰·博纳在上周提出,要以停止对军人的退休金补助削减为条件,来换取提升上限提案的通过。但一些共和党人害怕将债务上限和军队养老金事务联系起来,不愿为此再发起一场投票。
  而包括总统奥巴马和参议院多数派民主党领袖里德在内的民主党阵营态度明确,他们坚持说,上调债务上限不应当附加任何条件。上次美国政府“停摆”已经导致共和党失利,这一次他们更不会让步。奥巴马表示绝不会以谈判的方式来达成协议,或者同意,或者全否决。目前这个僵局仍未看到缓解的迹象。
  直到2月9日晚,共和党领导人还没有拿出谈判方案。据报道,众议院的共和党人2月10日重返华盛顿讨论这一难题。有报道称,如果共和党人无法达成共识,有可能在10日的会议上将触及债务上限的最后期限推迟到11月中期选举后。此外,还有报道称,马里兰州众议院民主党领袖霍耶所表示,能说服180个民主党为提高债务上限进行投票。
  在近年遇到的大部分债务上限之争中,都是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才提高债务上限。金融市场每次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在2013年10月达成的美国债务协议中,民主党的让步仅局限于对奥巴马医保方案的非常琐碎的措施上,远小于2011年时为达成协议所做出的让步。今年年初,民主党和共和党四年来首次通过了美国的正式财政预算案。不少分析人士据此认为,美国两党的政治分歧已经收窄,今年美国很可能不会再次爆发财政和债务上限问题的政治闹剧。有分析认为,这次最为可能的结果是,一个不会强加新的削减支出的协议能够达成,也就是说,2014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前景不会受到影响,国会争议预计也不会影响到美联储2014年继续削减QE的步伐。
  尽管多数分析认为债务上限之争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和其他专家在一份最新的分析报告中,通过对债务上限所引起的相关经济损失的统计,表示美国的债务上限还是会产生一系列影响。报告列举了六种影响:1、近年来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增大,令经济产出损失了1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约1500亿美元,私营部门借款成本上升是原因之一。2、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而言,美国人信心受到打击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3、投资者已经学会把眼光放远,而不局限于眼前的风险,但同时他们也并未忽略这些风险。4、法律不确定性这一个因素就可能扰乱市场,破坏美国经济。5、即便是美国债务部分违约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动摇美元的地位。6、违约风险可能最终促使投资者寻求其他选择。
  与此同时,代表美国企业首席执行官群体的商业圆桌会议致函国会领袖们,称无论联邦政府债务发生何种违约,都将对所有美国人产生毁灭性的长期影响;此外,将美国政府拉上悬崖的长期不作为还会导致不确定性、抑制消费者和商界的信心、并可能在就业和投资方面迅速产生影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共和党明年初或不同意提高美债上限 2013-12-16
· 美参院两党就提高美债上限达成一致 2013-10-17
· 大限倒计时 美债上限谈判现曙光 2013-10-16
· 美债上限如剑在悬 美元转强动力削弱 2013-10-08
· 雅各布•卢:美债上限谈判主攻手 2013-01-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