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审计监管方面,中美之间一直走的磕磕绊绊。在双方好不容易达成了达成执法谅解备忘录之后,这一初步建立的合作框架正在面临着新的考验。
1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一位行政法官裁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安永、德勤、毕马威)“有意”不向美国监管机构递交部分涉嫌欺诈的中国企业的审计底稿而违反美国法律。该法官裁定,暂停四大会计师事务中国关联公司为在美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六个月。该判决并未立即生效,四大可向SEC和联邦法院上诉。这位法官同时还谴责了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但尚未暂停其美国执业资质。
上述裁定导致了中概股股价普遍下跌。1月24日,空中网大跌15.01%,当当网、500彩票网、久邦数码等跌幅均在10%左右。
中国证券监管部门立即对上述判决作出了反应,并且表现得十分强硬。在1月24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中国证监会认为,上述裁定无视中方在提供审计底稿和推进中美跨境执法合作所做的努力和已经取得的进展,在目前中美跨境监管合作渠道畅通有效的情况下仍坚持对事务所进行处罚,证监会对此深表遗憾。
邓舸表示,这是美国证监会行政法庭的初步裁定,还需经过美国证监会委员会审核后生效;法官注意到了中美监管机构跨境合作的开展情况,事务所也可依法向美国证监会委员会提起上诉,申请复议。中国证监会希望美国证监会委员会能够从中美证券监管合作的大局出发,作出正确的判断,促进事态得到妥善解决。中国证监会将对此事保持密切关注,并就后续事宜与美国证监会进行交涉。对此判决可能产生的后果,美国证监会应承担全部责任。
处于漩涡之中的四大显然也不准备束手就缚。在稍早之前发布的一份联合声明中,四家会计师事务所表示将会上诉,并称其“能够且将继续服务所有客户,不受打扰”。声明表示,在经过SEC全面审查并批准之前,上述裁定并非最终裁定,也不具备法律效力。“四大”计划提出上诉,因此将马上启动审查。据悉,在法官给出终裁并宣布执行前,其有21天的时间提交上诉状给予SEC复审,如果委员会坚持维持原判,其还可以上诉至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联邦上诉法院。
不管最终的裁定如何,对于刚刚起步的中美跨境审计监管来说,这一事件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在其中表现出来的双方监管机构之间的对抗的态度,更是使得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的前景阴云密布。
从2011年7月份开始,中美双方就跨境审计监管举行会晤开始。期间,由于SEC绕过中国证监会,下令德勤(中国)向其提交关于陷入会计丑闻的一家中国公司(东南融通)的客户资料,中美跨境审计监管陷入泥潭,双方约定当年10月在美国进行的第二轮会谈也被无限期推迟。此后,双方对抗进一步升级。2012年12月,SEC对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中国关联公司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它们遵守美国法律,配合该委员会的调查。
2013年5月,在经历了长达两年之久的时间之后,中美跨境审计监管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PCAOB),达成跨境审计监管的框架性协议。按照这个协议,今后涉及具体执法案件需要调取上市公司审计文件时,经美方提出申请后,中方可为其提供会计底稿。但是,就美方希望进入中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日常监管这一问题,双方意见尚未达成一致。对于对外提供会计底稿的前提,则是要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保密法、档案法和会计法等。如果违反中国的法律法规,中方并不能为其提供底稿。
2013年7月,证监会完成了一家中概股公司的会计底稿整理工作并履行完相关程序,通知美方准备向美国证监会提供底稿。这是中国证监会首次向美方提供相关公司会计底稿,标志着中美会计审计跨境执法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是,从事态最新进展来看,即使在达成了框架性协议之后,中美之间的跨境审计监管也很难一帆风顺。
如果SEC或者联邦法院最终维持上述协定,则可能导致超过100家在美国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暂时没有审计机构,并可能妨碍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美国跨国公司的审计工作。这样,相关公司将不能在美国出售其证券,亦不能留在美国交易所的名单上。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企业的赴美上市之路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共有8家企业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合计融资8亿美元。而在此前的2012年,仅有两家中国公司赴美上市。业内人士则担心,上述裁定将再度引发投资者对于中概股财务真实性的怀疑,并使大量中概股遭到做空,从而打断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复苏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