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英国福利“蛀虫”
2014-01-23   作者:唐昀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在英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从不工作,完全仰仗社会救济金过日子,人称福利“蛀虫”。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生活方式大有“遗传”之势。 

  贫困遗传

  英国智库“社会公平中心”近日发表一份报告,称全英有1/5儿童生活在无人就业的家庭中,绝对数量接近200万人。 
  报告称,在英国部分地区,有超过半数人口完全仰仗失业救济金过日子。在个别社区,这一比例超过60%。 
  不要误会,如此高的失业率并非源于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早年经济繁荣时,英国的无人就业家庭数目就相当可观,甚至接近现在的两倍。 
  报告说,当来自这些家庭的孩子被问及长大后想做什么时,往往一脸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显然,他们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对于这些孩子的未来,调查人员十分担忧,认为他们将来陷入“财务贫困”的可能性高达64%,即收入水平较平均收入低40%以上;而来自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将来陷入“财务贫困”的可能性仅为1%。 

  生活真相

  为了解无人就业家庭的生活状况,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杂志》记者克里斯蒂娜·帕特森前往几个高失业率地区采访。吃了几次闭门羹后,她好不容易在朴茨茅斯找到一个采访对象。 
  她叫萨曼莎·谢拉德,今年26岁,是个单身母亲,共生育了4个孩子,最大的8岁,已经上学,最小的才11个月,嗷嗷待哺。眼下,她又怀孕了。 
  萨曼莎的母亲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但因为酗酒和精神疾病,已失业多年。她父亲是个瘾君子,从未就业,38岁就一命呜呼。萨曼莎14岁辍学,16岁被赶出家门,工作没几个星期就怀孕了,从此再没工作过。她有两个姐姐,也都没有工作,一个生了四个孩子,另一个有五个孩子。 
  帕特森小心翼翼地问她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孩子,她耸耸肩,说:“我不知道,怀上大女儿后,就这么一个接一个来了。” 
  想过找工作吗?“我也曾想工作来着,当空姐,或者参军,”她淡淡地说,“可现在,没戏了。” 
  她说自己大字不识几个,没有文凭,很难找到工作。不过,如果有机会,她愿意试试,不管是什么工作。 
  大多数无业者似乎更安于现状。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伦敦南部大象堡区,帕特森遇到一群上学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大多没有工作。当被问及将来想如何谋生时,他们纷纷表示,“就像妈妈一样”。
  当地一个慈善机构“创造信托”的负责人夏洛特·本斯特德说,这里因为生存环境恶劣,大多数居民情绪焦虑,精神压抑。阻碍他们求职的原因很多,如家庭破碎、吸毒等。“政府的就业计划根本没法应对这些问题,”本斯特德说。 
  住房和救济金咨询中心一名高级顾问说,许多领取救济金的失业者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因为这样来钱更容易;有的偷种大麻,以此增加收入;女人则靠生育孩子领取救济金。 
  “有些人熟稔制度,”致力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慈善机构P3的副首席执行官马克·西姆斯说,“他们非常擅长利用相关规则为自己牟利。” 

  社会干预

  对这些福利“蛀虫”,政府似乎无计可施。政界人士分为两大阵营:工党认为,解决“儿童贫困”的最好办法是增加福利;而执政的保守党和自民党联合政府则希望通过减少救济金,鼓励或强迫人们重返工作岗位。
  政府的立场得到普遍支持。尤戈夫调查公司为《前程》杂志做的一项调查显示,74%的受访者认为,英国的福利制度过于慷慨,甚至连一些正在接受救济的人们也有同感。 
  朴茨茅斯的萨曼莎就对帕特森说,政府给的救济金过多:“你什么都不用做,他们还给你钱,这制度也太好了吧。”说到有些女人靠生孩子领救济金时,她说:“这种做法完全错误。我认为政府应该减少救济金的发放,哪怕这样做令我的损失远远超过其他人。虽然我有孩子,但这是我的错。”
  P3的西姆斯说,英国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从小到大都没有工作的概念。“他们不工作的理由是认为自己没本事,”西姆斯说,“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树立信心。”
  一些无业者抱怨,虽然社会上有不少就业指导中心,但真正通过这些机构找到工作的人不到10%。西姆斯认为,政府机构应当改进工作方式,让求职者更便捷地获得指导和帮助。而且,这种帮助应该越早越好,“早期干预”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威尔士就业计划的工作人员林恩·伦德·里根说,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人应当至少接受12周的求职前技能培训。 
  更多人表示,削减救济金不能一蹴而就。虽然无业者需要一个动力投身职场,但就业不能成为一种惩罚。他们需要从值得信任的工作人员那里得到恰当、诚恳的指引;需要给他们一些时间慢慢适应,没有谁能一夜之间就改掉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 
  帕特森问萨曼莎,她希望孩子将来干什么。萨曼莎说:“贝丽想当飞行员,萨沙想当兽医。我总是对萨沙说:‘别像妈妈一样,得给自己找一份工作。’她很聪明,会走得很远,一定的。”  (新华社供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英国公布12月失业救济金申领人数 2014-01-22
· 英国“退欧”的心理战 2014-01-21
· 英国经济复苏势头能否延续 2014-01-16
· 英国服务业增速放缓 2014-01-07
· 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启示 2012-08-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