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北京市两会闭幕,在今年的两会期间,环境污染问题再次成为首都两会代表热议的焦点。由市长王安顺宣读的《政府工作报告》中,PM2.5浓度在2014年全年将严格调控下降5%的指标首次出现。多位业内专家均表示,在首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PM2.5的下降调控指标,彰显北京市治污决心的同时,也有望从多个角度加快首都北京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相关企业经营策略的变化。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北京《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规定:全力治理大气污染,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确保完成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年度任务调控5%的目标。改造燃煤锅炉4100
蒸吨,基本取消五环路以内的燃煤锅炉,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加快治理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原煤散烧,全面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全年削减燃煤260
万吨,退出污染企业300 家。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副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5%的PM2.5调控指标,不仅仅意味着从环境本身谈治理,更意味着首都北京将从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减排补偿机制的完善等深层次原因在2014年谋求重要的转变。
“PM2.5现在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但实际上从专业的角度各大研究机构现在关于PM2.5统计的数据是相互打架的,实际上PM2.5的作用机理我们现在并不是很清楚。”常纪文表示。
PM2.5作为热点不仅在公众中讨论的热度与日俱增,更体现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要性和具体明确性的连年递长。在2013年的北京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PM2.5被首次写入,引发公众热议;而在今年201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全年严格调控指标,更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常纪文表示,5%的调控目标,将从深层次对北京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从PM2.5的来源来看,现行的主要源头大致有建筑粉尘、工业粉尘、机动车尾气排放等,相对应的就需要在相关产业及经济规划下,对主要机制体制进行完善和提升,例如进一步完善机动车限行政策,加速北京市取暖锅炉的改造以及主要城区的煤改气等,并在5%的严控指标下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对相关产业及企业进行调整与优化。
河北经贸大学绿色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小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北京市提出的5%的调控目标,将不仅对北京的经济发展产生结构性的影响,更将连环带动京津冀地区整体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的变化以及重点排污企业的经营发展方略的转变。
王小江表示,PM2.5治理的背后更多体现出利益各方关于利益协调的本质。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都重要,但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中多方利益的关系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此外,更加具体的PM2.5调控指标将对京津冀地区重点排污企业带来极大压力,将“迫使”企业做出经营策略的调整来确保完成2014年全年的调控指标。
业内专家表示,PM2.5全年5%的调控指标也将加快企业减排补偿机制的完善,将从市场的宏观层面进入到市场的微观主体,通过对环境的治理改善经济市场的结构。常纪文认为,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可以通过先对京津冀各地的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减排及限产等措施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再通过从政策层面创造便利让相关企业到重要经济市场发展的方式完成对企业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