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一转制企业十年厄运不断
2014-01-08   作者:张志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分享到:
【字号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纺织品公司的200多名员工,怎么也不会想到,企业转制10年来,麻烦不断,就没有平稳过。
  
  先是企业法人张军入狱,然后就是公司资产不断的被转换。转制后的246名员工,原以为可以依靠转制,来保证自己的生活收入和养老,而10年来企业命运多舛。尤其是2013年8月之后,川汇区纺织品公司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员工的收入更没了着落,由于该公司转租的一个市场已拆迁,致使公司没了收入来源。200多员工无奈之下,向当地政府伸手,但他们深知这毕竟不是长久之事,尤其令他们不解的是:转制10年的企业,自己的身份怎么就不明了呢?
  
  企业转制
  
  川汇区纺织品公司原系周口市川汇区商业局下属的国有企业,其公司经理是张军,张军是1997在公司任职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3年下半年,川汇区商业局,按照河南省及周口市相关部门的要求,对其所属的国有企业川汇区纺织品公司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其原由该公司亏损严重,通过转制以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或是说通过转制解决企业200人的吃饭问题。2013年11月2日,纺织品公司召开职工大会,决定整体出售该企业。纺织品公司有员工246人,开职工大会那天,实到人数为186人,其中有委托20人。通过举手表决,153人同意企业整体出售方案,33人弃权,没有反对意见。
  
  整体出售在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后,2003年11月3日,纺织品公司以周川纺司(2003)4号文件向商业局请示整体出售企业。11月6日,商业局以周川商(2003)21号文件向周口川汇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组请示纺织品公司整体出售事宜,11月20日,该领导组以川企改办(2003)12号文件确定纺织品公司整体出售。当时,商业局下属有5家企业在同时改制,商业局按规定委托宏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对5家企业进行评估。纺织品公司资产评估值为601.16万元(含土地使用权),负资产评估值为612.19万元,其净资产为负11.03万元。当然这些资产还包括纺织品公司的土地和公司债务。
  
  同时经区产权制度改革领导组决定,竞购的条件是:承担原纺织品公司的所有负债(即11万元)和接纳原单位职工246名,并负责246名职工的工资、三金以及退休工人的医疗保险(放心保)等各项支出。
  
  据了解,当时具有竞购资格的有张军、丁正年、董新民三人,后经过述职,职工投票,主管局及相关部门的审核。2004年4月20日,张军以1万元价格成交,实现对川汇区纺织品公司的竞购,并与商业局、川汇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川汇区产权制度改革领导组签订了《周口市川汇区商业局纺织品公司产权转让合同》。
  
  由此川汇区纺织品公司完成转制,企业法人为张军,企业性质也由国企改制为民企。
  
  法人入狱
  
  按照张军和商业局签订的“产权转让合同”,张军接收资产后,所有债权债务、土地使用权等都将有张军承担。同时合同还明确规定,张军处置企业资产,需经职工同意后方可处置,所得资金,要优先用于企业职工缴纳社会劳动保险费和置换职工身份。这些条款,对转制后的职工利益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保证。
  
  转制后的纺织品公司,其主要的收入来源,靠的是转让资产中两块地的土地使用权,也就是位于周口市川汇区交通路中段两块地的出租,这两块地分别为4.95亩和11.12亩。在4.95亩地上有17间门面房的租金收入;在11.12亩地上有一个市场租金收入。正是这两块收入,可以保证企业转制后的职工利益。
  
  对张军而言,他有信心竞购负债的国企,敢承担企业人员的这一大包袱,其主要原因是他看好这两块地的价值,然而,转制后张军所面临的牢狱之灾,也正是4.95亩这块地带来的麻烦。
  
  据了解,在2001年,由于政府对交通路进行扩建改造,当时纺织品公司一些门面房只好被拆迁。拆迁后这块土地(4.95亩)如按规定挂牌拍卖,其转让费的60%要用于安置企业职工。公司领导班子多次与职工开会,最终全体职工同意自己建房,并向商业局做了请示。经商业局同意后,选定与一家房地产公司联合开发。纺织品公司出地,房地产公司出钱,待工程交付使用,纺织品公司将分得17间门面房,其余的二楼以上房产都归房地产公司。
  
  联合开发的签字协议是在2002年8月5日签订的。显然,当时的纺织品公司还是国有企业。
  
  虽然在2003年纺织品公司在转制前做评估时,当时公司经理张军向评估人员讲了公司联合开发(4.95亩)事宜,并提供了相关所有资料,但转制时其项目还只是刚挖地基阶段,所以评估公司有其自己的评估方法。
  
  2006年联合开发项目交付使用,而就在这期间,有人举报张军,周口市监察院认为,张军在改制评估时,故意隐瞒17间门面房,导致评估遗漏,从而张军构成贪污。2006年11月8日,张军被周口市检察院拘留。2007年8月8日,张军被郸城县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2010年6月28日,张军被周口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20年。
  
  资产变换
  
  也就是说,纺织品公司转制后,好的光景还没有3年,之后法人张军就已入狱了。
  
  从2006张军被刑拘至今,企业法人张军一直在狱中。自从张军入狱,转制后的纺织品公司由张军委托其妻子窦玉春来管理。这期间窦玉春替张军履行与商业局签订的合同职责,如发放内退人员的工资,交下岗人员的三金,缴纳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等费用。
  
  可以说,自张军2006年被刑拘以后,企业的日子就一年不如一年。2010年张军被终审判刑后,由于判定张军故意隐瞒17间门面房,并认定为贪污,所以17间门面房被川汇区财政局无偿收走。这等于无形中把纺织品公司的一块固定收入给切走了。也就是说4.95亩土地的使用权,和企业没有任何关系了。
  
  面对4.95亩土地资产的变换,职工无奈,企业无能为力。
  
  2013年夏天,更大的无奈,再次降到纺织品公司的身上。公司赖以生存的11.12亩土地,即租给周口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的农贸市场,在一新规划中被拆迁,同时该公司自营的8间房屋也被拆毁。2013年9月26日拆迁开始,在此地形成有20年的“八一大道农贸市场”,将整体迁至黄淮农贸市场,至此,纺织品公司的收入已全部没有任何来源。转制10年的企业,可以说是“名存实亡”。
  
  转制后的纺织品公司职工,在完全依靠企业资产(4.95亩和11.12亩两块土地)来维持的企业,到目前已搞不清楚本属于企业的资产,竟变换得谁也说不清了。
  
  2013年9月,张军再次被起诉,原告是川汇区商务局,也就是此前的川汇区商业局,其诉讼请求是,请川汇区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原、被告所签订的《周口市川汇区商业局纺织品公司产权转让合同无效》。
  
  面对这样的一个局面,企业职工再清楚不过了,如法院判定10年前的“产权转让合同”无效,那么企业的资产不仅和张军没关系了,而且和200多员工也将没任何关系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剑南春改制后遗症爆发 2012-08-31
· 东方资产预计今年完成改制工作 2014-01-06
· 北大荒第N次撒谎 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2013-11-11
· 大有能源被证监会调查 曾被质疑贱卖资产 2013-10-24
· 根治洋药虚高价格用“重典”下“猛药” 2013-07-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