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丁志杰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
目前来看,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所谓“低估”,经济基本面在决定汇率水平时起主要作用。人民币继续强劲单边升值趋势在2014年可能消失,甚至不排除在上半年就出现阶段性走弱的情况。
在2013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创新高,人民币中间价升值幅度达到3.1%。截至2013年12月31日,美元兑人民币收于6.0539,盘中美元一度跌至6.0506。
展望2014年,美元是否将跌进6以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否将全面进入5时代?与之相关,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两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领域,又会有哪些突破?带着以上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先生。
人民币存在阶段性走弱可能
2013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可谓是“一波三折”。
受美日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2013年4月人民币开始加速升值。不过,进入2013年6、7月份,由于美联储出乎市场预期地未及时退出QE(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兑美元开始转向阶段性贬值。而到了2013年9月份以后,市场情绪再次转换,人民币又开始走强,尤其是进入到2013年10月、1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创新高。
不难看出,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全球经济形势,尤其与美国经济以及美元走势关系密切。2013年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开始缩减每个月购买债券的规模。这一事件无疑将对2014年的汇率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丁志杰表示,人民币汇率目前不存在所谓“低估”,经济基本面将在汇率水平决定中起主要作用。因而,人民币继续强劲的单边升值的趋势在2014年可能消失,甚至不排除在2014年上半年就出现阶段性走弱的情况。”
丁志杰表示,“尽管有人担心美国可能存在过早、过快退出QE的风险,但我认为这种风险不大。”在他看来,美元在2014年未必走强,人民币也未必就延续过去的趋势性走强。
丁志杰说,从市场汇率行为来看,即使不能肯定已经达到均衡,但人民币汇率水平和经济基本面偏差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的经济状况对于未来人民币走向的影响将更为重要。换句话说,既然不存在所谓“低估”,那么经济基本面将在汇率水平决定中起主要作用。
而关于经济基本面,他进一步说,“2014年是中国经济风险暴露的一年,而转型升级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影响。这样看来,人民币继续强劲地单边升值趋势在明年可能消失,甚至不排除在上半年就出现阶段性走弱的情况出现。”
央行应进一步放开对中间价的管理
从我国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角度来看,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也将是2014年的重点改革领域之一,并将对人民币未来的表现产生深远影响。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辅导读本》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央行对中间价严格的控制使得汇率的走势和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产生较大偏差。”丁志杰说,若进一步汇率市场化,央行需要进一步放开对中间价的管理。
对于与汇率市场化密切相关的另一项改革,即资本项目可兑换,丁志杰同样表示,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他说,下一步的重点是进一步放松对国内机构、企业、个人到国外投资的限制,改变我国资本管理“宽进严出”的模式,尤其是“严出”这一端。
丁志杰认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改革进程不当;二是可兑换后内外冲击的宏观影响放大。应对前一风险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顺序和时机,建立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应对后一风险则需要建立相应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