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 专家建议政府举债市场化透明化
2013-12-31   作者:毛万熙 陈莹莹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各项指标低于国际警戒线水平,投向多为基建等优质资产。同时,需防止债务增速过快,应尽快建立明确的债务管理制度,实现政府举债市场化运作,加快推出市政债试点,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负债率低于警戒线

  审计署科研所所长崔振龙表示,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988.65亿元,这在风险可控范围之内。一方面,这个数字与我国的经济规模相比,占比并不太高;另一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负债率、债务率都低于国际的警戒线水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指出,我国地方债务偿还基本不存在问题。短期来看,少数项目可能因为缺少现金流有一定风险,但在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注册资本金、资产置换等方式解决。长期来看,地方债投向多是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属较为优质的资产,基本不存在清偿性问题。

  审计署新闻发言人陈尘肇透露,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有86.7%投向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领域,其余债务资金用于工业、能源等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范政府举债机制

  对于未来如何更好地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崔振龙认为,政府举债需尽快市场化运作,如加快推出市政债试点。需尽快建立明确的债务管理制度,完善债务管理体系、规范政府举债机制,包括能否举债、举债规模、审计制度等。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当前地方债务最大的风险在于不透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对症下药,当务之急是要在标本兼治的考虑下尽快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让地方债“暗账翻明”,通过建立合理和切实可行的地方债管理制度,实现地方政府“阳光融资”。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不让地方政府债务出现无序蔓延和暗中积累,逐步消化整体风险,应当以“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为要领,疏堵结合。

  作为融资工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际是控制风险的较优机制。宋立表示,采取融资平台运作的地方债权责明确,有直接收益,还在债务风险与政府之间设置了一道“防火墙”。未来需用好融资平台,但要完善政府事前、事中的监管。

  业内人士指出,从长期看,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根本在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结合深化分税制改革,构建地方税体系,实现“标本兼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地方债年均增近两成应高度重视 2013-12-31
· 也许该另辟蹊径破解地方债 2013-12-27
· 财政部:盘活存量资金 加强地方债管理 2013-12-27
·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地方债管理要修明渠堵暗道 2013-12-27
· 化解地方债风险下手要早 2013-12-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