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思考:
能源行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而煤炭工业则是重中之重。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行业,贡献最多,争议也最多。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行业。今年,每当各地出现雾霾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声讨,声讨的第一对象总是“煤”。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面对整个行业的贡献和困境,如何令拔头筹?
冀州中科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杨崇广已经转危为安。创业需要爆发力,从濒临破产到扭亏为盈,再到持续的盈利能力,需要的是什么呢?独到的产业视角,另辟蹊径并可持续升级的技术储备,外加严格的品控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内控手段,让这个企业卓有成效的稳健成长。
从一个人富裕,到引领一群人富裕;从一个人担负社会责任,到带领一群人担当社会责任,是一种变化。这种境界的变化产生新的思维维度和产业格局。因为担当,因为爱,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产业秩序,实现共同富裕和文明,杨崇广已经走在了前列。而民族的复兴与中国的未来,则有了牵引力和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污染源给人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正因为地球的环境变化受“温室效应”的影响,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森林破坏加剧,从而造成温室效应气体激增。然而却有这样一个人,一直在用科学技术努力改变火力发电给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他就是冀州中科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崇广。
厉兵秣马的创业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社会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让三废变废为宝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杨崇广一心通过技术上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技术,只等待一个机会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成功的机会就会大一些”,卡耐基的成功学激励了多少人成就自己的事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建立功勋不可或缺的奠基石。把工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不要有太多负担,工作就成了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它,它就如何对待你。杨崇广就是在这项自己热爱的事业里,带着自己所学的技术,接手了改制后的冀州热电厂,信心满满的杨崇广开始将自己的技术得以落地。
然而创业之路怎会一帆风顺,当时的冀州热电厂已经停产两个月有余,生产设备已无法正常投产,6号锅炉膜式壁严重变形,省煤器、过热器、空气预热器等磨损超标,锅炉整体阀门70%以上内漏外泄,安全阀门也无法正常开合。面对设备老化、各项数据不达标、整体安全存在极大隐患的情况,杨崇广沉着应对,逐一解决。
“那时候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当时吓得我一身冷汗。有两台100公斤的锅炉,8个安全阀,就只有一个能用,开炉了又不能停,这个很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一旦要是出问题半个城市就没了,太严峻了!当时我急忙坐最近的航班赶到哈尔滨买回新的安全阀,然后给河北省检验院打电话,告诉他们我晚上几点能到,和他们一起连夜加班把安全阀换上,校验完了,心头的石头才算落地。”杨崇广说起这段往事仍心有余悸。
任何一项事业都有一个艰难和痛苦的成长历程。成功是人生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一个比较现实和严酷的过程。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常人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艰辛努力,想要成就多大的事业就要付出多少的努力。而杨崇广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一次又一次地把先进的技术带入企业当中,一场节能减排战役拉开了精彩序幕。
“我在这个行业做了20多年,首先这个思路就是搞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们接手热电厂之后进行一系列改革,开始实施低真空采暖项目。把废热用来供暖,从企业来讲就是我们节约了成本,从社会来讲我们少耗费了能源。”
就是杨崇广果断的抉择,把技术变革放在了企业发展的第一位,短短的53天就让企业扭亏为盈,从原冀州热电厂每年政府补贴4000万元到现在的年纳税1000万元,几乎是一个质的飞跃。杨崇广知道,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探索新的技术,推广新型技术是他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七成,煤炭燃烧后的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们经常提到的PM2.5就主要是由煤炭贡献的。所以改善煤炭的利用方式,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煤炭的排放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先进的技术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大大改善了环境。
亮剑技术改革
当人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舒适生活时,环境恶化,全球变暖,物种灭绝等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曾经光环笼罩的生产方式。如何实行节能,怎样实现减排,对杨崇广来说,是他科技创新的动力。而这一项项技术之中,最让他引以为豪的,非“煤拔头”莫属。
“煤拔头”技术,就是在原煤放入锅炉前,把原煤中挥发的成分“拔”出来,再把其他的固体燃料继续放入硫化床锅炉燃烧,产生蒸汽供蒸汽轮机发电,从原煤中“拔”出的热解气体经过冷却,脱硫,净化后进入燃气轮机,供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发电。我们采访的过程中,每一次说到这项技术,杨崇广的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自豪感。
“煤拔头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节能减排项目,就是煤里头本来稍微一加热就会挥发可燃气体,把这个气体分离出来,带上燃气直接燃烧发电,它的能量推动汽轮机直接发电,发电比烧煤发电效率高,后面产生500多度的余热,用余热加热,水产生蒸汽,水再发一次电,这就是两级发电,这叫燃气轮机联合发电,这样同样多的煤一年可以多发2亿多度电。”杨崇广自豪地说。
2011年召开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会议》,重点提出了要使用推广先进技术,加快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作用,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杨崇广的煤拔头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一个个高新技术的研发,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落地,有效地控制了热电带来的污染排放,这也正是杨崇广想要达到的目标的,变废为宝这种循环产业链也正是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但“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凝聚众人的力量,团结合作,才能促成“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满园”的壮丽局面。他更希望的是把这些高新技术复制给更多人,更多企业,真正的减少污染排放,还地球青山绿水。
合同能源管理实现传播理念
现如今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关注。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会出现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状况。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杨崇广希望将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不断复制,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能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唤醒更多人的良知和意识。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中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让更多人知道、懂得节能减排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杨崇广和他的中科能源把这些当做是自己的责任,不断地宣导着,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但是在宣导的过程当中,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尤为重要,怎样能快速传播复制才是关键,合同能源管理就成了杨崇广在传播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
“现在我在做的就是我的责任,我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我们成立了商会,商会有113个企业加入到这个平台上成立一个公司,用113个人的力量快速地去做这些事情,我们在做的过程中深入探索,探索出一个更好的路线,唤醒更多的人,一个是宣传,一个是示范。”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面向市场的节能新机制,有其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杨崇广把大量的高新技术用在合同能源管理中,势必会让更多企业真正的做到节能减排。在自己的企业当中杨崇广更是把节能减排做到跟每个人的利益挂钩,让大家都能参加到这项事业当中。
将这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大量复制,通过不断的研发新的技术,再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让高新技术落地,有效的较少污染排放,这就是杨崇广一直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