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或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主要议题。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粮食需求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在提高,农业生产形态受农业人口变化的影响也将发生变迁。当前形势下亟须构建更牢固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为此,应当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挖掘国内生产潜力的同时,大力度扶持农业企业走出去,提升对外农业投资和并购水平,保障粮食进口能力。
当前,粮食需求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温饱,对于生活品质有更高要求。这意味着,在有限的耕地上增加粮食产量的难度进一步增大,比如东北大米的口感更好但产量肯定不如某些高产品种,速生鸡长得更快却受到很多诟病。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粮食需求压力有增无减,只有保障粮食尤其是口粮的绝对安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才能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
从国内来说,生产能力还有进一步挖掘空间。一是农村人口占比的逐步减小有利于规模经营和提升效率;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生态农业等政策扶持有利于提升农田的产出率和粮食有效供给能力,下一步农业补贴制度的完善将进一步提升粮食主产区的种粮积极性。
然而,风险因素不可忽视,耕地保护红线虽然字面上能够守住,但耕地的质量和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城镇化建设大潮中,一些良田被征用,一些产出率不高的土地则被用来以次充好,资本下乡在给农业生产带来新的驱动力的同时,如果在土地利用方面没有受到严格约束,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难以避免。
要保证粮食供给,适度进口不可避免,尤其是大豆、植物油、棉花等非主粮农产品(行情,问诊)可以考虑实施全球采购战略,关键是要提升我国的粮食进口能力,避免在国内需求上升时国外厂商坐地起价的被动局面出现。为此,应当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重点扶持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合资、并购等多样化手段在海外布局能够为我所用的产能。一个可以看到的他山之石是,原油企业在海外扩张有力缓解了原油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风险。
实际上,农业走出去拥有广阔天地。周边一些国家如柬埔寨、老挝的土地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不高,非洲可开发的耕地面积达8亿多公顷,而实际利用比例很小。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国企业可以输出农业技术、资金和人才,在帮助其提升粮食产能的同时,满足自身对于粮食的部分需求,是双赢举措。
从政策扶持角度看,应集中精力扶持有海外扩张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帮助其解决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为企业提供更多关于投资国的政策、产业情况、风险评估等方面信息,
帮助其作出投资决策;二是在政策性贷款方面向农业走出去有所倾斜;三是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海外农业项目不仅具有一般农业项目的生产周期长、价格波动剧烈等天然劣势,还受项目执行、所在国政局动荡、经济政策变化等方面风险的影响。
农业走出去,除了着眼于粮食产能的全球布局,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全球市场中充分竞争发展壮大我国农业企业,提升其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的话语权。这意味着我国在农业研发、生产、流通、营销等各个环节的短板都必须补齐。除了培育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还应打造综合能力排名领先的航母型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占领全球农业的制高点,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