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上最难就业季”来临之际,由中国移动推出的大学生互动型就业服务公益平台“动感求职”,联合众多知名企业,在武汉、西安、重庆、大连、杭州、上海、广州、南京、北京等9大城市相继推出大型专场双选会,以互动创新的形式,为现场大学生答疑解惑,促成大学生和心仪企业的快速配对。
数字化平台推动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大学生就业近年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中国移动很早就涉足就业服务领域,通过“务工易”、“务工热线”等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累了大量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就业的先进经验。
2012年8月,针对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中国移动从国企社会责任出发,利用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率先搭建起“动感求职”大学生就业信息公益平台。该平台摒弃了社会招聘网站“岗位与简历互动”的传统方式,代之以“人与人交互”为核心的全新互联网社区互动型就业服务模式。
一方面,该平台联合政府部门及企业整合信息,通过12582求职热线,在线招聘会,校园招聘会,“动感求职”短彩信及APP客户端等方式,向在校大学生和招聘企业提供实时就业资讯;另一方面,专注于向在校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实习对接,企业交流,发布大学生就业监测报告等全过程服务,帮助大学生提前了解职场需求,有效进行职业规划。
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动感求职”已初步建成了企业与大学生之间持续、长久的交互机制,为全国数百万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
据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被认为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中国移动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率先搭建“动感求职”这一大学生互动型就业信息公益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校园招聘会等形式助力政府推动大学生就业,将有效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找工作的途径仍比较单一:学校的BBS/就业网和双选会/宣讲会两项占比最大,占比将近50%。如何进一步扩大大学生获取工作信息的途径,就成为帮助他们应对“最难就业季”的关键。
“时效性强、传播群众广的APP终端等信息化手段的采用,在如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是招聘行业与时俱进发展的必然趋势。包括学生在内的很多人对于信息化的接受越来越快,能第一时间了解就业信息,这对于求职的学生来说,很重要。”有高校领导表示:“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人,关键在于信息要互通,学生要知道哪些单位招人;交流必须采用多渠道办法,数字化信息平台比较贴近学生”。据了解,“动感求职”后期将与高校的就业信息网进行对接,为就业学生提供更多实时信息。
具有丰富人力资源管理及招聘面试经验的单华认为,数字化招聘平台能真正走进校园,提供包括提供招聘企业、就业指导及明确定位等一站式服务,解决学生的就业困惑,帮助学生在继续深造与找工作之间做出选择,站在学生角度;“完全区别于那些针对社会招聘、面向企业的有利益需求的平台”。
现场创新力促“快速配对”
据中国移动介绍,“动感求职”在今年就业季联合众多知名企业,在上海、武汉、重庆等9打城市相继推出大型专场求职双选会,通过在现场设立“就业指导大使团专区”、“名企岗位定向筛选专区”等互动创新形式,为求职的大学生答疑解惑。目前,“动感求职”双选会已在武汉、西安、重庆、大连、杭州、广州、上海、南京等城市举办,最后一站将在北京举办。
从前几站已经举办的“动感求职”双选会看,此次活动推出的“就业指导大使团”深受企业和就业学生的欢迎。“就业指导大使团”是由资深职业顾问、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职场成功人士、法律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就业资讯机构,现场为前来应聘的学生提供从简历分析、面试经验、职业规划、劳动法咨询等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准确的求职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连、杭州、重庆等地受访的学生表示,这种别开生面的互动式就业咨询,对自己提前了解社会和企业需求,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认清自我价值非常有益。据介绍,这一互动形式成为中国移动在大学生就业服务领域的一大创新。
“简历各方面做得很好,社会实践经验也不错,为什么企业不选呢?这是招聘会上,学生前来咨询最多的问题。我们向学生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工作前期,对于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没有突出优势。”来自“就业指导大使团”的单华指出,有些企业的面试有特殊性,而学生却意识不到。
“就业指导大使团”专家介绍,目前招聘企业认为大学生亟须提升的竞争力是“清晰的职业规划和专业技能”,而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就职方向、职业规划、自身能力等方面的认知非常模糊。“动感求职”指导大使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现场同学“把脉”,让他们尽量避免就业误区,少走弯路。
据“动感求职”平台运营负责人介绍,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还看不到企业端有爆发式的人才需求增长。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找工作,中国移动特别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和知名企业,在每场双选会现场设置了“名企岗位定向筛选专区”,选择50-70个该类型岗位,为每个岗位选拔5-10名候选人。选拔将通过设计企业任务,对应聘学生进行考核、评估、筛选,帮助企业从现场报名的大学生求职者中发掘有潜力、可塑性强的人才,实现快速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