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由福建省莆田市卫生局牵头,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先后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用于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一张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区域卫生信息专网。
莆田市卫生局为何潜心建设“无形”卫生信息化工程?莆田市卫生局张亦兵局长坦言,就是要全面改变医护人员的理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提升管理手段,便利百姓就医,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决策支持。
莆田市开创省内医疗行业先河
2013年11月9日,福建省区域影像和远程医疗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在莆田市举行,来自福建省卫生厅有关领导和各地市卫生局分管领导、信息中心负责人(技术主管)及医院信息科(计算机中心)、影像中心负责人等共5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就区域医学影像和远程医疗相关标准的应用和医学影像系统建设过程中的软硬件规划设计、数据安全保护和运行管理机制等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目前,莆田市已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病历、区域医学影像存储传输、新农合、基层医疗卫生管理、全市预约诊疗平台、区域检验、区域体检、卫生系统OA、三级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居民健康档案、全市急救网络调度指挥和全市卫生监管信息平台等十三大区域性信息系统,实现全市医疗业务数据大集中和信息共享。
作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建设地市级区域PACS的城市,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统一部署实施同一套医疗影像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像检查数据实现统一的存储和管理,并由市级医院的专家对这些影像检查报告进行审核。莆田市开创了省内医疗行业先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为其他广大地区的区域影像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区域影像系统建设实现多赢
卫生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宣告当代医疗已进入信息化新时代。区域影像系统与远程医疗技术作为卫生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整个地区的医疗资源的合理整合,高端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技检查水平,发挥着重大作用。
区域影像信息服务系统与远程医疗技术应用对病人与医疗机构产生了双向便利。对病人而言可就近检查,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同时,患者在卫生院做完DR检查发现问题需要进一步做CT或MR,可以直接在卫生院预约大医院的检查,大医院统一安排后短信通知,省却病人去大医院预约检查的麻烦,便利且节省费用。
另外,基层医院的报销比例远远高于三甲医院,可进一步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缩短大医院病人住院日,加速病床周转,也能提高部分空闲高端设备的利用率。诊断中心的专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把关(影像诊断中心审核率超过98%),大大提高了影像诊断质量。
区域影像信息系统结合远程医疗技术开辟了新型的网络医疗服务模式。在疑难病例的远程视频会诊服务上,支持多方基于音视频的影像会诊,可调动全市优质资源,也可聘请省级医院的专家参与疑难疾病的远程视频会诊,提高疑难病例的诊断质量;同时加强医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建立典型病例库(来源于经匿名化后处理的真实病例数据)和远程教学平台,开展基于音视频的远程医学教学服务,提供继续教育的新模式。
实现全面信息化任重而道远
区域影像信息服务系统结合远程医疗技术作为信息化的新型医疗模式之一,对于现代化的医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国家医改支撑体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区域影像信息系统结合远程医疗技术能够发挥上级医院高级医疗资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开展的帮扶和指导作用,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误诊率,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然而,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因为卫生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的一些限制,系统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有些地区领导对医疗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等。“莆田模式”的成功经验表明,卫生信息化建设应该是“一把手”工程,卫生系统基础网络的全面建设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