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产学研相互分离,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难以有效衔接,成为困扰基层农技工作者和农民的一大难题。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示范站建在农民身边,构建出“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推广圈,逐渐打通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介绍说,2005年以来,西农大先后在陕西建立了白水苹果、清涧红枣、阎良甜瓜、眉县猕猴桃等9个产学研与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试验示范站。2012年以后,又启动建设了甘肃庆城苹果、青海乐都设施农业、河南荥阳小麦等14个试验示范站。围绕小麦、玉米、油料、肉蛋奶菜等产业,在陕西、西北以及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建立了示范基地、专家大院和示范园。构筑了“大学-试验示范站-分布式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科技推广快捷通道。
在此模式中,农业院校派出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专家常驻示范站,将部分仪器设施、科研课题配备到站里,便于科研人员就地开展科研。在示范站里,推广专家除了进行日常的科研攻关,还对当地农民展开产业培训和技术指导。自2005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有300多为学科带头人常驻示范站,开展良种技术示范和科技培训等全产业链服务,累计培训农技干部和农民42万人次。
建在身边的示范站,让农民尝到了科技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甜头”,一批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主导产业开始形成。据介绍,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推广8项关键技术,指导的示范园亩收入由建站前3300元提高到1万元,白水县苹果产值由建站前5.25亿元增加到26亿元;清涧红枣试验示范站通过推广3个良种和6项关键技术,指导的示范户户均收入从1.8万元提高到5万元,清涧县红枣产值由建站前4.5亿元增加到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