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认为经济稳中趋缓将为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提供空间
|
资料图片 |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听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情况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提出,要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改善宏观调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抓好对中央改革总体部署的落实,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结构优化,改善投资管理和服务。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强化多边双边及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持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支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下大气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会议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必须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要充分认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针对会议提出的多方面要求,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纷纷表示,这反映了中央未来一年的施政理念。综合来看,宏观调控将坚持原有基调,保证经济增长即使有所放缓但总体稳定。同时,工作重心向调结构、促改革方向倾斜,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下大气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革的核心则是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明年出台实施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令人期待。
对于2014年的经济走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经济增长从10%左右的高速向目前8%左右的中速转换后,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强化,处理不好,不仅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而且会降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影响中长期经济发展。
“展望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会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综合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中国经济预期可以实现平稳发展,但经济增速可能低于今年。”国家统计局国民综合司副司长王文波说。
人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明年宏观调控中,积极财政政策的定位应当有别于以往年份:一是应当小幅提高中央财政赤字;二是应当加强减税力度,对冲企业财务成本的上扬;三是在福利体系大转型过程中,可以增加部分一次性的福利补贴。至于明年的货币政策,他认为不能过度收缩增量。
在结构调整方面,会议提出要“下大气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的情况看,2014年我国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将围绕传统制造业转移和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升服务业规模和效率三条主线展开。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郑立新表示,明年工信部将进一步提高重化工业在能耗、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准入门槛,严格实施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的管理。同时,积极开展跨地区兼并重组,加快用先进生产能力取代落后生产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一批技术先进、资源利用水平高、产品竞争力强的示范企业,带动行业绿色发展。
国家发改委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则表示,明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份额和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根据中央的要求,明年我国需要加快新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避免陷入不利的国际分工体系。”
改革的抓手则是新型城镇化。会议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发展中心发展规划部主任文辉表示,此次会议意在对城镇化、区域发展、贫困地区发展进行部署,通过政策引导避免区域间不平衡不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袁崇法表示,我国城镇数量较多,需要一个顶层设计做指导,理清城镇化发展方向。由于城市结构不同,通过城镇化规划、区域规划,明确各地空间体系,也可以避免过度开发造成浪费。
新型城镇化同样包括如何对待土地乃至农业的问题。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会议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主张。这是减轻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压力的核心条件,也能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起到作用,从而提高国家农业整体竞争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包含两点,一是经营权长久不变,实际上就是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二是建立统一的城乡用地市场,由此大量的土地就不用再征了。但是,我国目前仍然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因此,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体制比单纯的改善制度更为重要。政府需要改革土地管理权限划分,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不同责任,而且要尽快法制化。”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