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积极支持和推动各地创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政策倡导和地方示范作用带动下,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提升自身经济水平,缓解资源环境矛盾共识。
吉林省珲春市依托与俄罗斯、朝鲜接壤的边境地理优势,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以珲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例,该园区位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邻近对俄长岭子口岸和对朝圈河口岸。
园区将珲春临近的俄罗斯、朝鲜等东北亚国家,以及吉林省内外的邻近地区的报废机电设备、电线电缆、家电等废旧资源集中回收,利用先进工艺技术进行拆解和加工,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园区全部建成后将达到年处理和综合利用再生资源300万吨的规模,许多产品可直接出售或作为园区深加工产品的原材料,最终实现年营业收入229.8亿元,利税18.09亿元。
采访中许多专家认为,珲春市的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在欠发达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中具有很强示范效应,但这些地区普遍受制于基础设施建设缺位、产业层级较低等因素,亟待通过改进科技、产业合作机制提升发展水平。
园区化发展成为许多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首选,“这种模式有利于污染防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便于集约利用土地,”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云说,“园区处理废物种类将由传统的再生资源拓展到城市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物,循环产业发展联系将更紧密。”
但整体看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缺少有效盈利模式。“许多产业园合理高效的产业园区污染防控体系并未有效构建,园区物质流的管理也显得很粗放。”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说。
与此同时,无法保证稳定的原料来源,循环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再加上加工利用水平技术不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让国内诸多循环经济园区发展陷入两难,甚至又造成了新的污染。
为了缓解类似矛盾,分层发展、逐步推进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发展循环经济园区的共识。徐云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可从三个层面进行。首先,建立园区内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所构成的生态链,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其次,实现园区与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共享,拓展物质集成的空间。最后,与相邻地区合作,形成突破空间限制的虚拟产业链。
不仅如此,严格实施绿色招商,从源头控制污染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一些专家认为,应当设立严格的绿色招商的准入制度,对满足该标准的企业予以进入珲春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资格,否则不予以进入或限期退出园区,从而实现园区经济的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