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一线]垃圾焚烧 节能环保
|
北京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烧厂见闻
|
|
2013-12-02 作者:记者 李静/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您是今天来这里参观的第10批客人。”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企宣部主任陈万平见到记者,笑着说了这么一句话。当天是周四,正逢垃圾焚烧厂的公众开放日,作为接待负责人,陈万平一天共接待了10拨来自全国各地参观的人们,总共有150多号人,忙得他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位于北京朝阳区金盏乡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的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烧厂,在业内颇有名气。它由金州环境集团投资建设并运营,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北京市首个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也是目前亚洲单线处理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厂。 厂区占地面积70亩,年消纳生活垃圾70余万吨,2010年7月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厂内配置两条日处理规模为800吨的焚烧线,日设计焚烧生活垃圾1600吨,每天处理北京朝阳区400多万居民产生的一半以上的生活垃圾。 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严行方向记者介绍,垃圾焚烧处理是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垃圾经焚烧处理后,可以减容90%,减重80%,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焚烧产生的热能可以用来发电,现代化的垃圾焚烧炉皆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能够防止大气污染。 记者观察到,高安屯垃圾焚烧厂的整个流程采用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存放、脱水、发酵;焚烧;残渣、烟气处理。 每天,北京朝阳区运载垃圾的车辆都会经地磅称重后沿着引桥行驶到卸料平台,将垃圾卸到垃圾池内。每天进入高安屯的生活垃圾约2200吨左右。因为垃圾里面富含水分不会被马上焚烧,通常会在卸料池里面存放5—7天进行脱水发酵,然后,由垃圾吊车将混合发酵后的垃圾投入给料斗,再通过液压推料机推入炉排进行焚烧。 进入炉排之后,垃圾分别会经过干燥炉排、燃烧炉排、燃尽炉排进行充分的燃烧,炉排的设计保证垃圾的充分焚烧并维持炉内温度大于等于850°C,以保证二噁英充分分解。据了解,垃圾燃烧助燃用的空气取自垃圾池内,在满足垃圾燃烧所需空气的同时,也使垃圾池内的空气呈微负压状态,从而防止异味气体的溢出。 针对燃烧产生的烟气,首先在炉内喷入尿素溶液脱除氮氧化物,然后经过消石灰脱酸、并喷入活性炭以吸附其中的重金属和二噁英后,进入布袋除尘器。烟气中的粉尘被滤袋所捕捉,净化后的烟气经引风机从烟囱排出。 对于燃烧过程中的产生物,也会再次循环利用。首先是燃烧垃圾产生的热量把余热锅炉中的水加热成蒸汽,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送入公共电网。其次,是垃圾燃烧后产生的炉渣,这里每天出渣约500多吨,会先进行筛分,筛下物用来制成建筑材料,每天筛分剩下的残渣约有200吨,送到焚烧厂旁边的高安屯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最后,垃圾渗滤液今后也会被充分利用。据介绍,夏季每天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将近600吨,目前高安屯垃圾焚烧公司建设了一座日处理600吨的渗滤液处理厂,今后垃圾渗滤液经过处理变成中水之后,会被用于发电机的冷却系统。 “在人口密集、土地稀缺的地区,处理垃圾最好的办法就是焚烧。”在严行方看来,高安屯垃圾焚烧厂的环境效益着实不小。这里每年处理生活垃圾70万余吨,余热发电每年发电量为2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7万吨标准煤。按清洁发展机制(CDM)核算,相当于每年减排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当量约20万吨。在汽轮发电机系统中,采用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节省宝贵水资源,每年约10万余吨炉渣可以制成建筑材料,有效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但他也对记者表示,如今公众对于垃圾焚烧的顾虑依然较多,“垃圾焚烧(项目)该上就上,咱们老百姓对二噁英的担忧过甚了。”他表示,欧洲很多国家考虑垃圾运距,垃圾焚烧厂都建设在市区,但市民很放心。“只要能够做好设计,严格执行运行规范,达到排放标准,不弄虚作假,垃圾焚烧厂建在市区没有问题。” 记者看到在焚烧厂外面有一个电子公示牌,严行方告诉记者,上面显示的是每天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污染物的数据,以便于公众和政府的监督。严行方称,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厂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引进世界先进的焚烧工艺和烟气净化技术,配置世界一流的关键设备,并通过严格的生产运行管理,确保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污染物控制标准严于国家标准和北京市标准,部分指标可以达到欧盟2000标准。这里焚烧烟气排放污染物浓度数据,是与北京市环保部门实时联网在线监测的。 为打消公众对于垃圾焚烧的顾虑,该厂还充当了环保模范型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角色。2011年4月,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组织开展“垃圾文明一日游”,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是接待单位之一,来自北京市16个区县600余个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以及社区居民都可以免费前往参观。陈万平向记者介绍说,目前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每周对社会公众开放两天,“现在差不多天天都有参观团体前来”。据陈万平介绍,公司自2010年实行对外开放参观,截至2013年10月底,总计接待了参观,考察,调研,技术交流等活动1000余批次,近25000余人。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