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3-2014)”在京举行。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13-2014)》。报告认为,改革蓝图将在短期对宏观经济造成两方面影响,为应对下行力量的冲击,宏观经济政策需重新定位以便快速推进和落实大改革蓝图。 报告分析,从结构来看,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宣告了中国传统的“出口-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但中国宏观经济并没有转向预期中的“消费-内需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反而在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位的作用下走向了“信贷-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使“产能过剩”、“流动性泛滥”、“金融扭曲”、“地方政府债务”以及“房地产泡沫”等问题不仅没有在局部改革和短期管制下有所缓和,反而在传统利益格局和权力体系的作用下不断恶化。 2013年,M2/GDP、投资/GDP、企业贷款总量/GDP、债务水平/GDP、房地产销售/GDP等参数的持续攀升、产能利用率的持续低迷以及“钱荒”的出现都说明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深层次资源错配与体制扭曲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步入到“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相并存的“双失灵困境”。 “全球结构的调整”+“中国模式的调整”+“政府失灵的调整”不仅决定了中国调整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过去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局部调整模式难以化解这些深层次的系统问题。 报告认为,三中全会推出的全面改革方案具有必要性、及时性和科学性。从中长期来看,这些改革蓝图的顺利实施必将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在短期对于宏观经济的冲击却是复杂的——一方面它将重树市场信心,提振民间消费与民间投资的增长,但另一方面却在破除旧的利益格局和资源配置方式中产生强烈的短期“创造性破局效应”,对宏观经济形成下行压力。 因此,如何快速推进和落实大改革蓝图需要宏观经济政策重新定位,以对冲各种下行力量的冲击,营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局面,并建立相应的改革补偿机制。这也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底线管理的内涵做出相应调整。 报告建议,2014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定位应当有别于以往年份:一是小幅提高中央财政赤字;二是加强减税力度,对冲企业财务成本的上扬;三是为配合政府职能转变,增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四是在福利体系大转型过程中,可以2014年增加部分一次性的福利补贴。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必须从需求抑制转向供给扩张和制度改革,其中制度改革必须着眼于推动土地市场改革,重构现代财政体系,破除官商之间制度性的利益输送机制;建议结构性调整政策必须强化全球定位,强化市场驱动的力量,改变以往简单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克服在产能过剩治理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相并存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