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长江经济支撑带是带动东、中、西部整盘复兴的全局战略,有望成为继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带之外的第二条支撑带,真正成为‘中国经济脊梁’。”日前在中部城市武汉举行的首届长江经济支撑带合作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表示,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正在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中心。
长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流域面积占全国的18%、人口占全国的36%,GDP占全国的37%。长江经济支撑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七省二直辖市,承东起西,接南继北,通江达海。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率先启动了沿海开放战略,形成了经济实力雄厚的沿海经济带。长江流域的整体开发相对滞后。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忠家透露,长江流域七省二市正加紧编制上报涉及本地的经济开发材料,为国家出台长江经济带规划作参考。
9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启动了《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10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领衔,10多个部委参加的联合调研组,马不停蹄地在长江沿线的七省二市调研,听取意见。
“长江经济带是继中国沿海经济带之后,最具有竞争力和活力的第二大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上最重要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徐宪平在位于武汉的交通部长江航道局调研时说。
公开资料显示,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依托这4个定位,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形成转型升级新的支撑带。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认为,长江流域是中国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环境承载力最为突出的地带,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非常大。所谓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的新支撑带,就是要依托打造长江高收入经济带,使之成为中国经济第二级的新的支撑带,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走的路基本上都是从沿海开始,然后沿着内河溯流而上,在内河周边发展起来。黄河现在不能航运了,是地上河,我国最大的航运通道就是长江了。打造长江经济支撑带是必然的选择,上升到国战略也是必然的选择。”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杨建文说。
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的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廖元和认为,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的东中西三大部分,中国农业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打造长江经济支撑带有利于缩小中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也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最可靠的保障。
目前,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中国在沿江部署了六大区域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两型社会、成都重庆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前不久,又设立了含金量十足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专家认为,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已经在向长江流域转移,本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重在一体化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和转型发展,强调跨江融合、江海联动和创新驱动。
“打造长江经济支撑带,对长江流域地区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并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格局和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效率。”长江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刘友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