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弱 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
|
《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2012》
|
|
2013-11-08 作者:辛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2012》7日在京发布,中兴、华为分获2012创新型企业TOP100的前两位。报告同时认为,尽管我国企业在创新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上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大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 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研究开发(R&D)经费支出保持持续较快增长,从2000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579.3亿元,占全国R&D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达到75.7%。在创新产出方面,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连续十年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自加入《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以来,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PCT申请量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06年的世界八位,提升到2011年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东认为,尽管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仍有较大差距。 企业R&D投入强度整体偏低。2011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只有0.93%,而发达国家企业一般在2%-4%。《2011年博斯全球创新1000强》报告显示,全球创新企业1000强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是3.43%,而我国入围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13%。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足。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国内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仅占15.3%,而国外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占到79.1%。国内有效专利构成结构呈明显不均衡状态,创造水平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比重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国内创新活动仍主要徘徊在外围技术领域,缺少核心关键技术上的突破。2011年我国PCT申请量占世界总量的9%,而美国为26.7%,日本为21.4%。优势企业数量明显不足。在PCT全球百强申请企业中,日本有34家,美国有22家,德国有16家,我国仅有4家。优势企业涉及产业比较单一。日本的34家企业涉及电子、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多个领域,美国的22家企业同样涉及通信、电子、化工、机械、飞机制造、军工、快速消费品等多个领域,而我国4家企业都来自数字通信领域。 报告指出,尽管2011年我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9.8%,连续两年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但创新能力薄弱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大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