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如火如荼 政府采购中心处境尴尬
|
|
|
2013-11-07 作者:记者 曾亮亮 黎昌政/武汉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开完这次会回去后,我的职务就不再是政府采购中心主任了。” 在近日举行的2013全球公共采购论坛全国政府采购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上,政府采购领域的知名人士黄冬如这样说道。之前,他的身份是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如今南海区政府采购中心已撤销,相关业务已并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都在尝试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公共资源统一进场、集中交易。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县级以上公共资源交易市场730个,其中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8个,市(地)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159个,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563个。 记者了解到,明年6月底前,有关部门将推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由中央编办对方案统筹协调。此后,将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随着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纷纷建立,政府采购中心的处境便变得尴尬起来。目前,一些地方的政府采购中心采取了广东佛山南海区政府采购中心的做法,并入了当地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有一些地方的政府采购中心则“存活”了下来。 “废除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的提议,最近被否决,我们存活了。”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邓建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辽宁省盘锦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齐峰也告诉记者,尽管盘锦市保留了政府采购中心的招牌,但同时也挂上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牌子。 不过,在齐峰看来,目前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必须走出三个误区。 一是莫把公共资源交易全程“市场化”。齐峰说,公共资源交易时公共权益市场化的过程,既包括公共资源衍生成商品的过程,又包括市场交易的环节。前者是公共权力按市场规则,对公共资源进行包装,是市场交易环节的前期准备,实质上是公共权力的一个运行流程,不能市场化。而交易环节是买卖交换,是市场行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只能是在交易环节。 二是莫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职能“单极化”。齐峰认为,这个平台不仅是市场,而且还是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执行、监督三合一的综合体。如果“单极化”,公共权力、公共权益运行的安全性就容易出问题。 三是莫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微观监督职能去“行政化”。齐峰称,公共资源交易罪容易滋生问题是在细节打埋伏,行政、审计、司法监督只是侧重在程序上。而政府采购有自己的监督,代表政府掌控着公共权力的运行轨迹。 正因为如此,齐峰认为,政府采购中心依然有存在的必要,他说,“政府采购走到今天是一种悲哀。” “如果政府采购中心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承担国家守门人的角色,而采购中心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法律水平,绝对不是现在这种水平。”一位业界权威人士则表示,应该仿造美国、韩国建立政府采购官制度。他认为,政府采购策略应成为政府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即通过需求分析、市场分析、供应商分析以及采购研究,为政府战略计划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支持。而政府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对采购人提出的项目本身进行审核、评估其实用性和价值是否符合等方面的技术性指标。这样,政府采购中心才能充当“守门人”的角色,参与政府战略决策。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