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公布的两份制造业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10月份显露出新的走强迹象,但官方承认经济增长仍不均衡且小企业还未摆脱困境。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10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9月份的51.1升至51.4,为18个月以来新高。此前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为持平。但数据还显示,大型制造商与小型制造商形成鲜明对比,其中大企业PMI升至52.3,小企业PMI降至48.5。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赵庆河表示,10月份制造业PMI虽然连续第四个月回升,但推动PMI上升的动力并不均衡;本月小型企业PMI又有所回落,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着不少困难。
汇丰控股和Markit
Economics联合发布的一个更侧重中小企业的中国制造业PMI在10月份升至50.9,虽高于9月份的50.2,但仍低于官方PMI。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表示,预计PMI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限,因而仍不应太过乐观。
经济学家们称,今年早些时候的信贷增长主要令大型国有企业受益,而后者与国有银行关系紧密。此外,一批基建项目的上马也对钢铁厂和水泥厂构成支撑,但对小企业和消费服务业提振作用不大。
得益于政府的刺激措施以及海外市场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温和回暖,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速加快至7.8%。鉴于目前中国有望实现全年经济增长7.5%的官方目标,中国领导人在解决债务激增以及天价房价等持续存在的问题方面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高路易表示,鉴于全球需求可能逐步升温且中国内需增长依然稳健,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中国GDP增速将远高于政府目标。这样的经济前景会为中国收紧货币政策立场奠定基础,预计未来数月中国的政策走向会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