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管计划去通道化 觊觎超额留存转型不彻底
2013-10-30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银行希望通过发行理财管理计划摆脱“刚性兑付”,探索开放式、净值型、自主管理的类基金理财产品转型之路,但并不彻底。
  从投资者成本看,资管计划的管理费、托管费平均较一般理财产品涨1倍以上,工行仅各类费用率合计就高达1.1%。摆脱“刚性兑付”的前提之一是将风险、收益全部转嫁给投资者,然而兴业银行等依然沿用预期收益率形式赚取“超额留存”。
  日前,本报记者走访14家试点资管计划银行位于北京金融街的21家分支行,绝大多数理财经理并没有听过理财管理计划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而8家有销售的分支行也是与一般理财产品混同销售,并不能指出差别。
  “资管计划要求单独管理,银行面临投资经理短缺尴尬。以往资金池操作不仅不需要那么多投资经理,"刚性兑付"还使得提升资管能力动力不足,领导对于权益类投资更加不重视,现在投资者用脚投票,净值表现好的就投资,净值表现差的就赎回,对投资团队数量、质量都提出了要求。”某股份行理财产品投资经理称。

  投资成本翻倍收益被“分食”

  银行发行的一般理财产品的相关费用并不高,管理费、托管费等相关费用在0.2%-0.5%左右。
  据银率网理财分析师殷燕敏介绍,2013年以来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年化销售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为0.26%、0.05%,信托、资管计划等通道费3‰-4‰,大多数银行并不收取固定管理费,工行等少数银行收取0.2%左右。
  “银行大部分收入来自于超额留存,即实际投资收入超过预期收益率的部分,超过1%。随着银行资管计划将扣除相关费用后的所有收入都转给投资者,短期会给中间业务收入带来负面影响。”据上述投资经理介绍。
  而理财管理计划的主要收入来自管理费、托管费,分别为0.50%、0.15%左右,部分行还有赎回费。
  以工行高净值客户专属多享优势系列产品——理财管理计划A款ZHDY01为例,销售费0.4%、托管费0.1%、管理费0.60%,总计高达1.1%。
  除了抬升管理费,银行还在收益上玩起了“花样”。
  工行、光大等的资管计划每月开放一次,当月年化收益率分别超过4.75%、5%以上的部分,银行将抽取20%,即所谓的超额收益“二八分成”。
  分成也罢,但仔细一算,如果一年的累计年化收益率低于4.75%或5%,而部分月份的年化收益率超过了,银行依然要分成。
  而兴业银行试点更不彻底,万利宝理财管理计划第一期第1款、第2款是预期收益率产品,投资周期内的年化收益率超过5.18%、5.32%的部分全部归银行。
  而另一个文字游戏在封闭期。各银行资管计划普遍都设置了至少3个月以上封闭期,民生管理计划1号最长达1年。
  据上述投资经理解释,相对较长的封闭期有利于“做业绩”,多配置一些相对期限较长、收益较高的资产,提升收益率,但随着以后每月开放,收益率会相对呈现“先高后低”的走势。
  以光大“颐享阳光”为例,目前规模近20亿元,封闭期半年,A、B款在首个投资周期7月份的年化收益率均为9.30%,8月为6.36%、6.32%,9月降至6.03%、5.99%。虽然收益率依然较高,但是明显呈下滑之势。

  投资收益恐难破6%

  从目前各银行产品说明书来看,理财管理计划的比较基准利率多在4.75%-5.5%之间,相比目前的理财产品优势并不明显。
  据上述理财投资经理介绍,从目前试点银行的产品说明书来看,主要还是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初期要想获得较高收益,可多配置理财直接融资工具。
  然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定价主要参考目前市场上的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和银行理财非标资产的收益率,初期试点的票面利率在6.3%左右。而且,可供投资的总规模才100多亿元,想借此大幅提升收益率并不现实。
  可以参照的是光大“颐享阳关”、稳健一号。两款产品都是将非标资产剔除后转为投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变身理财管理计划,但是投资经理也没有更换,投资资产也差别不大,其目前收益率在6%左右。
  据招商银行一位理财经理称,招行此前就推出了十多款净值型产品,年化收益率在5.8%-6%左右。
  据上述投资经理称,工行、光大在自主管理净值型产品布局较早,也是此次试点主导行,其他行要获得6%的收益率有一定难度。而银行在权益类资产方面更无优势。
  更重要的是银行自身都还对理财管理计划缺乏认识。
  在上述21家分支行中,仅工行、交行、民生、北京银行、浦发表示有销售理财管理计划,仅工行、民生有进行视频等相关培训。但是理财经理只是把其和以往的开放式产品对待,均不知道其投向中增加了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信息。
  而其他行理财经理均表示没听过理财管理计划或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甚至中信银行一支行的理财经理表示,一直没有推过净值型产品。
  各家银行对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分类都不一样。如工商银行将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界定为债权类资产范畴,而北京银行却将二者平行列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工行银行资管投资温和 交行激进 2013-10-29
· 银行资管开启:理财或打破刚兑 2013-10-24
· 银行资管迎变局 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面市 2013-10-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