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成为市场最关心的焦点。据《财经》杂志披露,国家审计署已经将核定后的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向国务院汇报。全国各省、市、县、乡(镇)四级政府负债或将超过14万亿元,和上一轮审计相比,新增债务规模增幅较大。
与此同时,很多学者和机构都做了推算:18万亿元、20万亿元,有外资投行甚至认为会超过24万亿元,不论这些数字是否准确,地方债的风险已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
面对高额的地方债务数字,破解之道何在?最新消息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已经向国务院提出“开前门,堵后门,扩大地方政府独立发行债券范围”的地方债务解决方案。
所谓“开前门”,就是让地方政府能够独立发债。现在只有中央政府发债,地方政府只开了很小的口,要有中央政府担保才能够发债。将来中央不用再给地方担保,地方政府凭资产负债表自己到市场去借钱。
而“堵后门”则是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约束起来,把暗地里借钱的渠道给掐住,让他们公开地借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说,制定这样的思路,主要是为了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地方政府发债已经是未来的趋势,最主要是怎么去规范管理,避免风险,建立一个可行的制衡机制,确保债务安全。
如何确保未来不会再出现地方债扩大的风险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建议,要将地方举债纳入预算程序、接受市场约束,另外地方还要探索建立偿债基金。
贾康说,新上报国务院的地方债解决建议与财政部曾经支招地方债时提出的“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是同样的思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完善好细节,控制地方债风险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经济学家马光远也有担忧。在他看来,有些地方不管发多少债,窟窿还是很难堵住。要从根源上解决地方债问题,必须从分税制着手,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