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节能减排实际进度落后于目标,后三年国家层面面临巨大减排压力,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机械工业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大会上透露。
不过,有业内专家则对记者表示,政策倾斜、资金支持只是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一方面,现在欠缺的是,要尽快建立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机制。
进度明显滞后
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到2015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下降16%,比2005年下降3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8%-10%。
谢极透露,相比下降16%的既定目标,“十二五”前两年只下降了5.5%,完成“十二五”进度的32.7%。按照时间进度前两年应该是完成40%左右,但现在看实际进度落后于目标,后三年国家层面上面临的压力很大。
谢极称,今年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3.4%,下降幅度和去年同期持平。今年的目标至少要完成3.7%以上,这样才能在后三年完成整个“十二五”目标,但随着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今年的节能减排形势仍不容乐观。
根据分析,要实现“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任务,后三年年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需降低3.84%,比前两年平均降幅高1.03个百分点,氮氧化物平均降幅需达到4%以上。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严峻,无论是单位GDP能耗还是整个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很多指标都存在压力。
财政支持有望加码
据透露,为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还将在政策方面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为此国家发改委将与财政部等部门协商扩大补贴额度等事项。
实际上,每年国家用在节能减排上的专项资金不在少数。据统计,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979亿元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加上其他附加产业中的投资,合计达1700亿元。
记者也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门陆续出台30多项财税制度和办法,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截至去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3380多亿元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共带动社会投入上万亿元。
我国现行的节能减排的补贴标准是2011年由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目前对节能技术改造、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的项目,按照投资总额给予8%-15%的补贴;节能财政奖励资金上,对比改造后形成的节能量,按每吨标准煤给予240-300元补助;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按照每吨标准煤给予300元的补助。
清洁能源或有作为
今年以来,我国能耗强度下降速度放缓,污染物排放增量压力加大。同时,节能减排目标完成进度滞后,节能减排的形势更加严峻。
北京嘉华咨询顾问公司行业分析师王晓麟分析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但工业结构趋重,工业能耗、用电量、高耗能产品产量均同比上升,这对单位GDP能耗降低形成“两面夹击”,非常不利。这一系列因素或许造成了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度滞后。
实际上,早在年中,相关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包括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开发推广、完善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等12条措施,以确保完成2013年目标任务,希望借此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奠定基础。
王晓麟认为,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在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增长的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对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提出了十分详细的发展目标,在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有了详细数量化的任务,显示了对于新能源、绿色节能产业助力节能减排的期望。例如,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提出在做好保护生态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开工建设水电2000万千瓦以上,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开工建设核电335万千瓦,风电、太阳能电站装机规模分别达到8000万千瓦、1600万千瓦。
亟需建立市场化机制
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但节能减排的压力却并未减小。
“现在除了财政支持,行政手段外,迫切需要,用市场化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如建立碳交易市场、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这样才能使节能减排形成良性循环。”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该人士称,也需要逐步完善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如调整和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严格落实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脱硫电价和脱硝电价政策;落实居民用电阶梯价格,推行居民用气阶梯价格等。
对于节能减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部门也已明确,将继续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协调税务部门出台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加强节能资金的统筹协调,资金要向对实现节能目标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领域、地方倾斜。此外,研究推行节能量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