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认为,四季度增幅可能有所放缓,但只是技术性因素影响,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向好
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86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 ,一 季 度 增
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增速比二季度反弹0.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669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75118亿元,增长7.8%;第三
产 业 增 加
值175975亿元,增长8.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此外,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突破2万,达到22068元。
分析认为,三季度经济数据符合市场预期,验证中国经济企稳回升,预计这种态势仍会持续。考虑到基数因素,四季度增幅可能有所放缓,但只是技术性因素影响,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向好。
解码
三大驱动力造就三“稳”局面
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第三季度经济增速达到7.8%,比第二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拉升经济回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国务院创新宏观管理方式,明确调控区间,对引导社会预期、增强企业信心产生了积极作用。
其次,从一季度开始中央围绕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经济运行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盛来运分析,“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的行政体制改变为企业经营创造有利环境,激发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活力;加大棚户区改造,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宽带中国’战略等措施,都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内需潜力”。
此外,国外经济复苏、企稳好转也对我国经济产生积极的作用,不少发达经济体从二季度开始缓慢复苏,对我国扩大出出口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拉动作用。
分析
经济面稳中向好
内中隐忧亟须关注
不过,在宏观经济面稳中向好的同时,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总体而言,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些因素仍未消除,诸多风险与隐忧值得关注。
首先,信贷投放加速态势需警惕。9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4.2%,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高出年初预设目标1个百分点以上。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3.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
“9月份新增贷款达7870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7000亿元,这反映出总需求稳步扩张的形势下贷款需求仍较旺盛。”瑞银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
专家认为,信贷加速投放的背后,暴露出的是中国经济依然靠货币投放、靠投资拉动的原有增长模式。
其次,物价上涨压力值得关注。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增速从
8月的2.6%升至3.1%,明显超出预期,7个月来首次高于3%。“中国经济正在进入到新一轮的物价上涨周期,目前3.1%的同比增速已经和一年期存款利率不相上下,如果物价继续高企,居民实际存款将进入负利率周期,未来需警惕社会通胀预期的抬头。”交通银行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表示。
同时,地方债务风险也不容小觑。目前,审计署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尽管各方对债务规模有多大众说纷纭,但越滚越大的规模和日益积聚的风险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隐忧。
“地方政府今年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当前依赖大量借债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已不可持续。
此外,我国外部金融环境的一些新变化,也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挑战。随着近期美联储退出QE步伐的放缓和美债上限的提高,海外热钱大兵压境的端倪正逐步显现,经济学家认为,这一变化或将继续推动人民币币值的走高,以及包括房价在内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