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商务部17日新闻发布会传递的消息来看,中国出口贸易遇到了一定麻烦,但完成全年对外贸易目标仍是乐观可期的,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大于增长速度。
中国海关统计显示,今年9月中国出口总值为1856.5亿美元,环比减少2.6%,同比减少0.3%,4年来9月份出口同比首次出现负增长。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称:“9月份的数据出来大家吓了一跳。”
这似乎并不足以威胁到中国年初设定的目标——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增长8%左右,因为海关统计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合计3.0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7%。
沈丹阳表示,第三季度外贸增长比上半年有明显改善,第四季度也有可能仍然是平稳增长的态势。
海关数据显示,9月经季节调整后出口同比增长5.3%。分析人士认为,9月出口减速是正常现象,单月数据异常并不能说明趋势性变动。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微降的出口数据至少可以抑制中国经济“夏日复苏”后初级产品市场的非理性反弹,改善中国制造业企业饱受高价原料、能源价格压榨的处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预测2012-2013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比前一年度显著放慢,反映了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内需求增长减缓。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指出,当前中国外贸增速放缓的大背景是全球经济发展减速,致使市场需求萎缩。
商务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3.28%,在全国总量的比重为50.5%;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则同比下降3.96%,在全国总量比重为40%。
张燕生表示,外资进入中国制造业的占比出现负增长,而进入服务业的比例则持续上升,表明外资进入中国更多是以中国为市场目标,而非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缓了总的出口增速。
张燕生说,目前加工贸易顺差在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中比重很大,长远看来,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和增速的下降会对中国外贸顺差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但这或许会对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经济增长从依赖出口到提振内需转变,显示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管控经济的智慧。
今年中国国务院已经研究确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期待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措施包括,制定便利通关办法,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及项目加大支持力度等。
张燕生表示,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的全年目标并非不能完成,但中国更多应该关注外贸增长方式,提高质量效益,淡化对增长速度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