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超高 多地争相申请建智慧城市
|
专家:提防智慧城市沦为地方政绩工具
|
|
2013-10-16 作者:记者 王自宸 梁倩/海南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地方对于建设智慧城市的积极性超乎我们的想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郭理桥在15日海南万宁举行的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万宁)筹备大会上表示,多位市长、市委书记亲自带队,介绍他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设想、理念以及前期准备与投资情况,希望成为我国智慧城市项目试点城市。 但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与会专家指出,作为城镇化建设方向的智慧城市的确可以帮助地方更好的发展,但在建设基础还不具备的条件下,建设速度有点“快”,甚至沦为地方做政绩、要资金的工具,贪大求全、求大求快、盲目投资现象严重。 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规模达1377亿元,投资增长率为15.2%,较2011年上升4.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截至目前住建部确定的试点城市总数为193个。有机构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600至800个城市(县、镇)打造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数量猛增,地方建设热情高涨。“智慧城市设想初期是选取15个城市作为试点,但很快我们就无法挡住地方的热情。”郭理桥表示,因为以上原因,第一批选择了90个城市作为试点。但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随后出现了第二批,而现在还有不少城市希望第三批能够启动。 郭理桥介绍,有意思的是,从第一批的40%至50%,到第二批,再到现在第三批,清一色都是书记市长直接带队。“有时我会自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些市长、书记的热情远远超出设想。” 对此,广东智慧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监衷小鹏认为,智慧城市是一顶好看的帽子,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都要布局城市建设,有了这样智慧城市的概念和方向,地方政府就以此为契机,在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大胆和投资。 “中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仅几年时间,我感觉整体节奏太快。”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智慧城市推广部高级经理周意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听说中国有些城市要在三五年内完成智慧城市建设,这是不可想象的。“富士通作为智慧城市的提供商角度来看,相对于日本的智慧小区,中国的智慧城市实施主体由于范围较大,建设起来相对困难。” 周意诚表示,实际上智慧城市需要完善的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并在这一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形成对策,最终造福于市民。现在是本末倒置,一些政府把修建基础设施当成目的而非手段。“中国智慧城市的超速建设,与地方干预有直接关系。一些领导希望在任期内完成某项政绩,设置数字目标。” 以第二批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某西部县级市为例,人口仅20万人,但其目前已经规划投资13亿元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其负责人表示,“我们的智慧城市重点发展智慧文化和智慧旅游,大概要投资8亿元,按照计划在3至5年实现既定目标。” “我们这儿地广人稀,之所以申请建设智慧城市试点,主要是想地方的企业和旅游公司有这样的需求,政府申请这一项目可以依托相关平台获得国开行的融资政策。”上述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目前,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武汉、南京、佛山、昆明、成都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 对此,原芬兰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芬兰DEC公司副总裁尤皓指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而言,欧洲部分国家也在进行小规模的试点,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推行智慧城市试点最热情的还是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俄罗斯以及中国。 尤皓认为,智慧城市其实本身并不会解决目前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但其可以作为一个解决部分在大城市的某一小区或者小城镇中进行推广,在大城市进行整体改造目前还不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郭理桥指出,在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求大求快、盲目投资,盲目建设等问题频现。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也指出,千城一面、摊大饼模式,破坏当地文化传统是建设智慧城市首要防范的三大风险。“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汪玉凯说,未来发展过程中,智慧城市建设应该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分阶段推进,逐步完善各领域的标准,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