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楼市整体成交火热
“银十”行情起步 部分项目变相加价
2013-10-08   作者:张敏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统计数据显示,“十一”国庆长假期间,多个一线城市房屋成交量总体企稳回升。其中,除深圳楼市成交量略有下降之外,北京、上海、广州的成交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明显上升。作为传统销售旺季,“银十”的成色已凸显。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庆长假期间的房屋成交中,总体价格维持高位,不仅少有出现降价现象,个别项目还通过“拆分”的方式变相加价。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房价整体走势继续看涨,可能在年末对成交量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调控楼市的长效机制应尽快出台。

  成交量整体上升

  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显示,10月1日-6日,北京住宅总签约827套,比去年同期明显上升。其中,新房住宅签约783套,同比增长近100%;二手房住宅签约44套,同比大幅下降。
  上海的楼市成交同样火热。自10月3日起,为期4天的“十一假日楼市”房展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业内人士表示,受该项展会影响,“十一”期间上海房屋成交量已明显超过去年同期。
  据网易房产数据中心实时监测,10月1日-6日,广州市成交房屋716套,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成交均价约9336元/平方米,成交主要集中在增城、南沙、花都和番禺等近郊刚需盘。仅10月1日一天,广州市就成交房屋183套,成交面积20842平方米。深圳楼市的成交情况不容乐观,国庆长假前6天仅成交163套,为近几年来的低点,但成交均价达38159元/平方米。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从北、上、广、深“十一”长假的数据来看,楼市住宅成交量总体平稳,略有上升,说明虽受限价、限售、限签等政策影响,购房者仍有强烈的入市冲动,市场信心较为充足。
  除一线城市外,南京、杭州等二线城市国庆期间的楼市也呈火热态势。除贵阳、武汉等市场供应量始终充足的城市外,多数二线城市楼热度高于去年同期。
  业内人士表示,“十一”长假楼市的火热,是“金九”楼市旺盛势头的延续。由于房价上涨预期强烈,市场“买涨”情绪凸显,成为推高成交量的重要因素。

  房价上涨预期显著

  在成交量上升的同时,长假期间的房价未见明显下调,部分项目甚至变相提价。“十一”期间,北京多个楼盘处于在售状态。其中,位于大兴区的部分项目在住建委备案及对外报价均为1.8万元/平方米左右。但在实际销售中,购房者需根据不同的户型,在首付中额外缴纳数十万元“精装修”费用。有购房者估算,在缴纳上述费用之后,项目均价最多可增加近9000元/平方米,房屋的实际售价达2.3万-2.7万元/平方米。此外,一些将于本月开盘的北京楼盘也计划采取类似的销售方式。这种“拆分法”在今年4、5月就已出现,目的是规避北京楼市“限价令”,在实际上推高了购房成本。
  分析人士表示,上海假日房展会传出的价格信号显示,外环的房价均价基本在2万元/平方米左右,个别房源价格直奔3万元/平方米。内环新房供应偏少,二手房价格远非工薪阶层可以接受。
  网易房产9月曾对上海的100个在售项目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58个项目的成交均价较8月上涨,最大涨幅达79%。有23个项目均价同8月持平,仅有19个项目降价。当地从业者认为,在上海自贸区概念的作用下,未来上海房价还有继续上涨的动力。
  中国指数研究院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5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07%,自去年6月以来连续16个月环比上涨。在一线城市中,除广州外,北京、上海、深圳的均价均超过2.3万元/平方米。
  一位房地产从业者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前9个月,多数房地产企业完成或接近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四季度倾向于追求利润,因此不具备降价的动力。加上近期“地王”频出,未来价格上涨预期较强。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一、二线城市由于聚集了丰富的资源,其房价易涨难跌,同时去年以来信贷投放充裕。房价上涨的这些因素目前依然存在。

  市场呼吁长效机制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楼市“银十”行情不会受房价高企的影响。张大伟表示,全国主要城市9月均出现量价上涨的现象,预计10月仍将延续这一态势。
  谢逸枫表示,今年楼市“金九银十”行情不会爽约。一是调控政策没有进一步收紧的可能,在前期政策已被市场消化的前提下,楼市购买力在10月会得到释放;二是一线城市住宅市场的良好表现使开发商不惜成本高价吃进土地,这反过来刺激市场购买力的释放;三是在首次置业需求不断释放的同时,改善需求也开始入市。
  另有业内人士强调,如果房价持续快速上涨,11月和12月的市场成交量可能受到影响。在一些城市的热点区域,租售比等指标早已超过国际警戒线,高房价的危害正在逐渐浮现。
  张大伟表示,房价上涨过快是多重因素所致。因限购、限贷被压抑的需求在去年信贷整体松动后集中爆发。部分地方政府因为2011年楼市调控导致土地财政吃紧,逐步尝试松动楼市限购等措施,使市场对政策面的担忧有所淡化。
  他表示,行政调控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屡调屡涨导致民众对政策预期的改变,对房地产市场健康走向的信心不足,市场已经到了必须出台长效调控机制的时候。
  据了解,目前多个部门正在联合制定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知情人士表示,未来房地产直接融资政策将有明显放松,土地供应等政策将进一步强化,一批城市将启动房产税改革试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金九"京楼市供不应求打折恐难见 2013-09-30
· 温州楼市危机预警金融风险 2013-09-30
· “喊话”式楼市调控治不了高价地 2013-09-27
· “楼市最强音”下的保障房“硬承诺” 2013-09-26
· 利好并非普惠上海楼市 自贸区或冲击豪宅市场 2013-09-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