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同时将出台32项细则。今年年底之前,还将出台20项细则。而在两天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分为六个部分,涵盖行政、投资、贸易、金融及法制等五个领域的改革创新。而此前热议的区内15%税率优惠以及市内免税店等优惠政策则集体“缺席”总体方案。正如专家所言,上海自贸区无关优惠政策,重在制度创新。
“前几天我和美国商会的朋友交流,他们非常关注上海自贸区对外资开放的政策,尤其是后续将出台的细则。”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六大领域的开放无疑将利好吸收外资,但是也不意味着很快将掀起外资抢滩的热潮,“还会有一个观察和布局的过程,外资企业仍在观望细则,比如说负面清单的具体内容”。
“总体来说,前景毫无疑问是看好,不仅仅是吸收外资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吸引外资企业把全球金融中心、研发中心、运营中心落户在中国。”何伟文说。
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国际结算)总经理程军认为,伴随一系列改革试验措施的出台和落地,总部经济效应将逐步凸显,相关服务行业迎来更大空间。“以自贸区为重心的上海地区各类商业活动蓬勃发展,商业创新将不断涌现,国际经济和金融中心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大宗商品交易等贸易活动更加活跃,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和商业运营模式将不断涌现,航运物流、服务贸易、电子商务、高新技术、财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将加快集聚并迅速发展,将为相关行业带来更多业务发展机遇与空间。”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柏华对记者表示,已经有不少外资企业开始打探在上海自贸区内的商机,“但也不要过高期盼一个外商投资的浪潮到来。”比如说,目前负面清单里含什么内容、单子有多长,还未公布。从国外的做法和经验看,一般是影响到国家安全等重大国计民生的部门,才会放入“负面清单”。“在初试阶段,由于经验的不足,负面清单可能长一些,但希望这张清单是越来越短,是能及时调整的。” 澳新银行环球市场部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目前来看,自贸区内将实现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这些举措一旦真正落地,这将挑战中国目前整体的资本账户管制举措、汇率政策以及利率管制。与此同时,对银行业的监管举措也将随之改变,这也需要在自贸区内实施一套新的金融监管模式。“对于上海自贸区来说,最大的挑战仍然来自于对资本的管控,如何在开放和风险管理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仍然是上海自贸区未来面临的最大问题。”
《方案》被认为是新一届政府为未来改革规划的一份蓝图,也意味着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以及服务业的改革将进一步加速。刘利刚说,“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将不会普遍实施15%的企业所得税,同时也不会开设免税店,这也表明中国官方更希望在自贸区内实施具有创新意义的政策,而非优惠政策,这种情况下,上海自贸区的经验也能够更快地其他地区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