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期望IPO重启尽快成行的人来说,可能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来自证监会的最近表态则表明,监管部门对这个问题依然审慎,相关改革方案仍处研究制定阶段,发审制度是相关利益各方角力的焦点,IPO重启恐将再度延迟。
IPO重启预期再度延后
在9月27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针对IPO重启时点的问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强调,新股发行要在改革意见正式公布实施后才能启动,所有发行人都必须在符合新的改革意见要求的前提下才可以发行新股。
这位新闻发言人说,证监会对恢复新股发行是积极、审慎的。新股发行长期停顿,不利于企业正常的股权融资活动,发挥资本市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也给市场运行增加了不确定性,不利于股市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但是,必须对过去IPO的办法进行较大的改革,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重启IPO必须与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重在改革,重在理顺新股发行体制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
自6月份中国证监会公开征求《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以来,社会各界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证监会经过认真梳理研究,对改革意见作了修改补充,不久前证监会又专门召开了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座谈会,进一步听取意见。同时,证监会正在积极制定和准备改革的配套文件与技术措施。
市场曾有传言称,新股发行改革办法在广泛征求意见后,最快将在国庆前公布、最迟则在十月中旬,之后IPO将尽快重启。新股发行改革办法将有重大调整,其中,发行方式改为市值配售。同时,为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所有大股东将不能参与市值配售,已经过会的逾80家公司将进行批量发行,并于第4季全部完成招股。受到这个消息的冲击,自9月16日以来的8个交易日中,上证综指累计下跌了3.41%。
上海一家券商的一位保代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此证监会此番表态来看,必须对现有的新股发行体制进行实质上的改革才行,而从此前公布了征求意见稿来看,明显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这可能意味着IPO重启的时间可能会进一步延迟,甚至能否在四季度实现也存在不确定性。“原来以为三季度怎么也能够重启,没想到会拖这么长时间。”他说。
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份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培训会上,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就曾经坦言,本次新股发行改革方案获得的意见反馈比较多,超过以往,且不乏一些批评意见,认为新方案只是技术性改良、没有进行实质性变革。集中表现在:审核权还在证监会、发行条件修改没有涉及、发审委制度没有改变。
改革难点仍在发审制度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强调,重启IPO必须与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重在改革,重在理顺新股发行体制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重在改革”四个字表明了此次新股发行改革方案迟迟未能正式公布的原因。
实际上,今年6月份新股发行的征求意见稿公之于众之后,就引起了一些争议。意见稿在新股发行机制上将进一步的推进市场化,进一步提高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并改革新股配售方式。同时,该方案还进一步强化了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的责任及相关执法力度。
尽管进步不小,上述方案仍然受到了一些指责。北京天相投顾公司董事长林义相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谁决定谁能发”的问题,目前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征求意见稿尚未涉及此核心问题。从目前新股的发行改革意见看,新股发行核准权在中国证监会,征求意见稿回避了发审决定权问题。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该方案“有一定进步,但还是局部性的修补。”“问题很多,最关键的是对于审批制的发行制度没有涉及,在这一点上,如果没有彻底的变革,很难走出新的局面。”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则表示,证监会一直在研究如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培育市场自我平衡、自我完善的功能,并通过减少事前行政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特别是执法监管,来不断提高监管效率,维护市场的“三公”原则,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新股发行产业链“告急”
自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公开征求意见以来,截至27日,已经过去了整整112天。对于券商的投行部门来说,这整整112天的漫长等待已经完全成为了一场煎熬。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14家证券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5.26亿元,其中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65.5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了26.43%。而从上市券商的中报情况来看,19家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实现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23.5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了37.4%。其中,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东北证券、国金证券和中信证券的下滑幅度均在50%以上。WIND统计数据显示,A股目前最近一宗完成的IPO发行的是浙江世宝,时间则在2012年10月26日。也就是说,截至9月27日,A股IPO暂停时间实际上已经达到了11个月之久。
除了证券公司面临的困境之外,IPO迟迟未能开闸,也让众多拟上市公司“望眼欲穿”。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以来,又先后有3家拟上市公司终止审查,退出了IPO。至此,今年以来主板终止审查的企业名单已经达到了141家,再加上创业板的134家,已经达到了275家。
而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通过审核尚未发行的公司高达87家,计划募集资金合计568亿元。一位拟在主板上市但仍然处于初审状态的企业的董秘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去年上报材料后,企业一直处于初审状态,没有得到任何反馈意见的通知,只是按时补交财务报告。
在这场漫长的看不到终点的等待中,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标投向别的渠道:借壳上市甚至是到海外上市。据悉,仅8月,宣布借壳上市的公司就有5家,分别是中钢吉炭、江苏宏宝、亿城股份、洪城股份和ST太光。此外,博通股份在7月31日宣布陕汽集团借壳上市的计划。
海外上市也成为了一个选择,据统计,有8家公司希望年底前在香港通过IPO交易总计融资140亿美元。徽商银行和重庆银行各自计划在未来数月募资10亿美元左右。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银行、广发银行等金融机构都透露出了赴港上市的意愿。
除此之外,在IPO这条产业链上,由于缺乏足够规模的并购退出渠道,PE的日子也过得格外艰难。WIND数据显示,目前共有633笔VC/PE资金投入到排队申请境内上市的企业当中。互联网零售、软件与服务行业获得的支持最多,投资的VC/PE达145笔。其中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集团、京东商城、凡客等。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共新募集基金51只,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本量为16.22亿美元。新募基金数同比下降64.3%,环比下降53.2%;新增资本量同比下降87.9%,环比下降67.1%,募资总量跌至近五年谷底。由于IPO的“停摆”,并购退出在2013年上半年首次成为创投主要退出方式,共有13笔并购退出,占比35.2%。其次是股权转让退出,共9笔。2013年上半年,仅有2家VC支持的企业在海外上市退出,共涉及7笔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