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被视为道教最早的发祥地,道教正一派之祖庭,在道教宫观中享有非凡地位。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音乐渊远流长,它既属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又有其作为宗教形式而独立存在和发展的特殊内容。正一天师道音乐的渊源,可追溯到三代殷周时的“巫祝”。《书?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又称:“巫以歌舞事神”。可见三代之时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尽管是原始的、却非常优美的舞蹈及与之相配套的音乐。东汉安元年(公元142年)第一代天师感太上老君授《正一威盟》之道,创立道教,民间在“喝符水”、“念咒术”的法术中,就已经盛行以击鼓、敲盆来烘托行法时的气氛,这便是天师道音乐的原始状态。天师道音乐作为斋醮科仪不可缺少的部分,便与斋醮科仪的
“通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晋?葛洪在《抱朴子?道意篇》中说:“撞金伐革,讴歌踊跃,拜伏稽首,守清虚坐,乞求福愿”,表达了一种天人感应、人神相通的宗教思想。
千余年来,天师道音乐是在民间音乐和南方戏剧音乐相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广泛地吸取了唐、宋以来的宫廷音乐。从音乐结构和内容上看,龙虎山道乐有经韵和曲牌两大类,经韵音乐又分为“弋阳腔”和“上清腔”两个腔系。“弋阳腔”是以江西弋阳一带的方言、民歌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腔,这一腔系的韵腔旋律及经韵的唱诵有很突出的地域性民俗风格,用同一基本旋律的腔型套用不同经词的同曲异词现象比较普遍。这一腔系多在弋阳籍和相邻地区籍的道人中流传,主要用于乡间道场。“上清腔”是天师府道乐的主要韵腔,风格上与“弋阳腔”有一定的差别。韵腔旋律以“羽”音为调式比较常见,音乐形态上具有江南民间音调及本地民间音调的特点。曲牌音乐於数量上所占比例不大,但使用灵活并富於变化,且具有很强的功用意义。宋元以后,张天师“主管三山符箓”,又“掌管天下道教事”,天师道音乐也极大地影响了江南的各大道派。故正一道音乐已流传到长江以南各省,包括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蜚声中外的“纳西古乐”及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就与道教正一派音乐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正一天师道音乐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继承了上古巫祝文化的某些遗传,又介于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傩舞音乐之间,是宗教特有的“通神”、“娱神”的音乐。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发源衍变以及各种派系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对研究道教哲学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正一道重要宫观大上清宫、天师府数次遭到战火的波及,宫观被焚毁和破坏,道士被驱逐,天师道音乐濒临绝迹。
2010年,“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斋醮科仪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的斋醮文化,是道教特有的宗教形式,通过斋醮、祈祷神灵保佑、赐福消灾或为亡者追荐超度。最早源于古代鬼神崇拜、祖宗崇拜而产生的巫祝祭祀活动。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并编制《天官手书》等与斋醮相关的章程礼仪,此时的天师道斋醮以直诵为主,伴以击鼓、敲盆、念咒及喝符水等,仪式相对简单但已初步成形。后经北宋寇谦之、南朝陆修静等道教宗师逐步修订,并融入民乐、
唱腔、舞蹈等新的形式,制订了一整套完整的斋醮仪范。到唐代,道教为国教,斋醮活动盛行并逐渐成熟。历宋、元、明、清,一部份科仪亡佚,大部份完善并传承至今。
现行道教正一派斋醮科仪分两大类:以祈福、消灾、开光为主的清醮(又称阳醮)和以度亡、追荐为主的幽醮(又称阴醮)。宫观道士逢重大节日或应斋主要求举斋醮,清醮一般在阳气充足的上午于道观殿堂中举行,阴醮则在阴气渐盛的下午或晚上在空旷户外进行。醮坛上置供桌,上有香炉、木鱼、罄、供器、供养、法器等一应器物。参加斋醮的道士一般为四至七人,中大型斋醮有几十人或数百人。法师身着金丝银线刺绣的图案花纹。主要舞蹈动作有掐诀、叩齿、步罡、礼拜等。
掐诀:手指按一定的方法盘结捏掐而成的形状叫做诀,其过程叫做掐诀。能通真制邪,招遣神灵。
步罡踏斗:相传创自夏禹,故又称“禹步”。“罡”指天罡,“斗”指北斗。高功在坛场上,手持朝笏,按特定步伐,脚踏太极八卦,以进入上天,启奏神明。
礼拜:俗称“叩头”、“作揖”,其又分稽首、作礼、遵作和心礼,以表示对神明的尊敬。
洒净:高功右手举桃木剑,左手掐诀持小香炉。用以洁净法坛。
召将:高功手举天皇号牌,大声吟唱,召遣天兵天将。
叩齿:即上齿与下齿相叩,以集神驱邪。
斋醮过程是道教中沟通神明、祈求保佑、消灾赐福的仪式。斋醮舞蹈动作也有其独特的内涵。礼拜时的无比虔诚,步罡踏斗时的轻盈飘逸,叩齿静心时的紧张庄重,让人如临其境。
2010年,“龙虎山正一天师道斋醮科仪”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