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钢铁的国企式治污:地方平衡术下难见成效
2013-09-11   作者:王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字号

  自2008年始,辽河流域污染治理累计投入资金达到了300亿,终于去除16年来重度污染之名。

  如果说辽河治理是政府的成绩单,对辽河流域几千家重工业企业来说,辽河治理是一场还没有终结的全程赛,结果可输可赢。

  在这场环保与生存的竞赛中,就算是落败,大多数民企也可以出局了之。但对曾经铸造了新中国第一支枪的本溪钢铁厂来说,国企性质对当地的象征意义及其担负的就业、经济责任,让这场比赛输不起也退不了。

  负担沉重的减排

  年产钢材2000万吨的本溪钢铁位于本溪市明山区,辽河流域太子河的主干段。

  辽宁省环境科学院王彤告诉记者,太子河流域分布着钢铁冶金、石化化纤、纺织印染等500多家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太子河流域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八成以上。

  太子河在流经本溪、辽河、鞍山三个城市段时有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其中本溪段接纳本溪市区的生活污水、本溪钢铁厂和本钢焦化厂等企业的工业废水,流出本溪市的河流断面污染物常年超标。

  2011年辽宁省开始全面治理辽河污染的“攻坚战”,本钢是辽宁省最大的国企集团,本钢承诺在2012年底前,彻底实现污水“零排放”。2012年4月开始扩容升级改造,10月底完成,日处理能力扩容到18万吨,吨钢耗水量降至每吨2立方米。

  本溪钢铁供水厂污水处理车间主任孙成强告诉本报记者,本钢污水处理厂2003年建成,总投资1.3亿,日处理能力12.5万吨,采用的是法国得利满公司的工艺与设备。

  据本溪钢铁环保部副主任潘黎介绍,本钢水处理整体理念是首先从源头上减量,少用水,少产生废水;然后是治理利用,再循环利用。

  2012年全公司在环保投入的资金有3亿左右,其中专项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在8000万到8600万。钢铁企业,一方面成本上升,行业不景气;同时面临国家对企业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国企守法,生存下来,压力非常大。”潘黎说。

  像本钢这样的国有大型重工业企业的治污问题,无法像关闭造纸厂那样简单关停、速战速决。承载着人员就业压力、地方经济支柱、历史发展光环与包袱等各种压力。

  “大而不能倒”的本钢需要在企业运营与治理成本中间找平衡,实行有效、能够承担的治理方案。

  家规与国法

  污染治理本身对企业来说,也是一本账。本溪钢铁供水厂副厂长李岩说:“环保设施投入要满足要求,考虑效果,投入与维护成本高。”

  孙成强和他的污水处理车间,每个月都面临本钢内部的考核,考核包括环保指标和经济指标两方面。环保指标有废水化学需氧量(COD)要小于30,总硬度小于250,以及悬浮物等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经济方面,会考核单位处理水所使用的药剂种类与数量。“经济指标是为了保证污水处理车间及整个供水厂的有效运行。”李岩说。

  这两项考核与孙成强车间主任的职位工作考核挂钩,“不达标要扣工资的。”孙成强说。

  企业最担心的是,在环保监管与惩罚不到位的情况下,环保的企业守法成本很高,违法企业成本很低。守法投入的企业,相比于违法偷排的企业,在竞争中利润空间缩小,存在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一家企业,守法、环保做得越好,成本肯定要上升,在市场中会丧失部分竞争力。”潘黎说。

  他举例,如果一家企业不处理废水污水直接排放,会节省处理的成本比如500元,利润空间变大,而处理的企业成本上升,可能需要多投入500元,而没处理的企业就有500元的盈利优势,不治理的企业在市场上可能把治理的企业淘汰,劣的把优的淘汰了。

  李岩指出,企业内部的考核是“家规”,要想企业守法治理,还需要“国法”。

  潘黎同样认为:“政府职能应该注重统一标准,公平地对待所有企业,要求所有企业都把水和大气治理好。”

  在潘黎看来,政府应该通过经济杠杆、产业政策,让守法环保的企业能够生存,淘汰不治理企业。政府工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有好的治理效果,否则难以持久。

  他认为,在政府监督下,无论企业亏损与否,污水处理、环境保护都应成为地方与企业发展的前提。是否盈利是企业自己的事,环保治污是省和国家层面的事。企业治污在没有财政支持、需要自筹资金的情况下,自身摸索形成机制最重要,同时有利于企业产业升级、持续竞争力的建设。

  政府的天平

  李岩说:“环保好不好,关键看政府。政府的天平往哪边倾斜。环保做得好的企业,政府第一有补贴,第二把产业的门槛提高,对企业负责。相反,如果政府一味让企业做,但对做的结果不进行考核,那对做得好的企业不公平。”

  地方政府的矛盾在于,若用环保的标准把企业逼死了或逼走了,地区会丧失一块经济收益,包括GDP,税收和就业;不采取措施,会污染环境。地方政府需要在其中找一个平衡点。

  潘黎称,中央政府应该完全放弃地方政府的平衡术,全力保证所有企业在同一标准下公平竞争,从而形成良性的优胜劣汰。

  李岩认为,政府的政策与引导会成为企业环保治理的推动力。2012年本钢集团在整体经济形势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拿出8000万来投资扩容污水处理厂,承载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但却为污水治理指明了方向。

  他说,首先提升了本钢废水处理的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第二,从大账来说,节水循环利用,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最关键的是,坚定了厂里下一步污水处理发展的决心。

  在本钢污水处理厂扩容的项目上,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贴息。尽管贴息的程度相比于企业的投入非常小,实质作用不大,象征意义强。

  李岩说,“我们一直想上这个项目,但需要决心和支持力度。”2012年辽宁“碧水工程”前,公司的方向不够清晰。
 
  李岩认为,企业包括水治理在内的环保投入,要靠经济杠杆来调节调控。资金投入上,政府是否给一些专项资金的支持企业用于治理,同时也回报社会。政府能否通过产业政策,对产业升级进行结构调整,这是企业最关心的。通过环保准入门槛,提高钢铁行业的整体准入标准,对负责任的企业将是契机。此外,要加大处罚力度。

  潘黎说,无论企业、政府,形成一个成本效果的长效治理机制最重要。企业既做好环保,又降低各方面成本,真正保证企业运行下去的途径是提高成本收益比,开拓市场。企业环保搞不下去的时候,一定是企业破产的时候。而市政污水治理项目可能面临资金来源渠道的问题,如何解决可持续的成本投入是重要的环节。

  “环保的问题不能算小账,一定要算大账。阶段性的小账,比如企业的账,肯定是亏的,但从政府的大账看,是社会资源的二次调节,政府一定要把这本账算明白,哪怕补贴部分企业。”李岩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钢协副会长:钢铁原燃料供需关系发生逆转 2013-09-03
· IMIC:与河北钢铁达成合作协议 2013-09-03
· 8月份钢铁PMI升至53.4% 警惕后期产能释放加快 2013-09-02
· 发改委:上半年钢铁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3.7% 2013-08-30
· 从印度走来的全球钢铁新霸主 2013-08-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