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魏村元代戏台 |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是中国最早的诗歌《击壤歌》,诗歌的诞生地在尧都区东部一个叫康庄的村庄。在康庄村边存有“击壤台”遗址。原有大碑刻“击壤处”三个大字,另有一碑刻《击壤歌》,内容便是这古老的歌谣,是为颂扬帝尧时天下太平,壤父击壤于道中的历史故事而建的纪念地。
走进尧都,能感受到中国最早的诗歌之古朴,也能在有活化石之称的元代戏曲舞台中感受到元代戏曲的大繁荣。
从帝尧时期民间击壤而歌,到后来戏曲发展走上舞台,尧都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至今仍有中华戏曲的发源地,有戏曲之乡、小梅花之乡的美誉。
全国现存元代戏曲舞台7座,临汾市拥有5座,尧都区就占有3座。这三座戏台位于尧都区西北部,分别是魏村牛王庙戏台、东羊后土庙戏台和王曲东岳庙戏台,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村牛王庙元代戏台位于魏村镇魏村。戏台建于元初至元二十年(1283年)。戏台平面呈正方形,宽7.55米,台基高1.4米,为典型的单檐歇山顶建筑。4角立柱,前2根为抹角石雕。台周3面敞廊,无前后台之分。顶部为精构巧架的藻井,整个建筑精巧别致,古朴典雅,是我国现存最久远的戏台建筑。
王曲东岳庙元代戏台位于吴村镇王曲村,戏台始建于元代初年,与魏村牛王庙元代戏台为同一时期建筑,明清及近代曾有修葺。东岳庙元代戏台坐南朝北,单檐歇山建筑,民国初年重修时增建前部硬山卷棚式抱厦,使戏台形成前后两部分格局。前部分为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后部为元代所建。
东羊后土庙元代戏台位于土门镇东羊村。戏台坐南向北,正面敞开,三面封闭,台基高1.75米,台宽7.75米,深7.5米,台前竖有2根方形抹角石柱,下有复莲柱础,此元代戏台建于元至正四年(1345年),比魏村元代戏台晚60余年,其顶部为十字歇山式,内檐梁架斗拱叠成藻井,结构别致精巧,为八卦形,故亦称此元代戏台为“八卦亭”。
近年来,尧都区对三座元代戏台进行了重修,再现了昔日的辉煌。三座元代戏台建筑相映成辉,为研究元代戏剧的发展提供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