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至此,业界呼吁多日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终于迎来新的曙光。
国务院常务会议没有给出此次扩大试点的具体规模。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此轮试点额度将扩大至2000亿元左右,试点资产范围亦可能扩大,但风险较大的资产不纳入试点范围。
对于业界关心的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和交易场所,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发行人对发行窗口的选择,也就是选择场外市场还是交易所市场,由发行人自主选择。”
人民银行同时表示,在尊重发行人自主选择发行窗口的基础上,引导大盘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跨市场发行。
分析指出,资产证券化在我国依然处于发展的初期,此次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充分体现了严格控制风险,审慎、稳步推进的一贯思路。
“金融资产证券化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源头之一,因此,我国整体来看,信贷资产证券化还是比较谨慎,继续选择通过小范围试点、逐步推进的路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蔡宏波表示。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纳入证券化的信贷资产种类有限,各项制度初步建立,仍然处于推进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的初期,需要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稳步扩大试点。
人民银行同时强调加强监管。“进一步加强证券化业务各环节的审慎监管,及时消除证券化业务中各类风险隐患。”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分析指出,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银行、信托和券商均可收益,而最大的直接受益者无疑是银行。信托和券商的收益体现在中介业务增长上,但随着政策的放松,信托和券商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银行无疑是最大受益者。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盘活银行大量的中长期贷款,降低乃至转嫁银行的信贷风险,也是解决平台债路径之一,能够化解银行前期积累的风险。”专家认为。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也称,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配置核心资本,降低商业银行资本消耗,促进实体经济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通过证券化盘活存量信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信托和券商在资产证券化有关的中介业务竞争将更加激烈。
今年3月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这意味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由证券公司试点业务开始转为常规业务。这之后,不少券商业已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视为创新业务的重要一项,并已经开始搭建系统。
业内人士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还是看银行选谁合作,而信托和券商各有优势。
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信托公司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主要职能包括从发行金融机构处接受待证券化的信贷资产,组建隔离资产池,与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证券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签订相关合同。此外,信托公司还要完成证券化信贷资产的尽职调查、证券分层、评级、会计、税收等相关工作,同时负责对外持续披露证券化信贷资产的信息。因此,信托公司除了经验上更为成熟外,相关的业务流程也比较完整。
而券商的产品设计更为灵活,比如可将80%的基础资产作为受益权资产,余下20%可以运用杠杆来对冲风险,相对而言信托的结构则比较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