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控股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在“无锡·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上演讲。资料照片 |
“联想之星”是联想控股旗下的专业孵化投资机构,在国内首创了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的“三位一体”科技创业孵化模式。创立5年来,“联想之星”一直致力于发现和培养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凭借不断丰富的产业与社会资源,为科技创业企业打造良性的创业生态圈,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实现高科技产业规模化。
高学历、海归人才、科学家、技术创新者……这一系列的头衔在“联想之星”学员中比比皆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从实验室中走出来的技术创业者,他们目标明确,相信创业能改变人生。虽然创业道路艰辛,但是有了“联想之星”的陪伴,他们中许多人的创业路不再孤独。
联想式创业培训:实战 实战 实战
8月14日,历时4天的“即客出发‘联想之星’创业戈壁行”完美结束。尽管很多人都是脚带血泡,耳窝灌沙,一身泥泞,但他们穿越终点后的灿烂笑容,激昂声音,无不令人动容。“一路走来,发现戈壁徒步与科技创业有太多异曲同工之妙。”很多参与者这样感悟道。
在整个活动的4天3夜里,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创业者聚集在甘肃敦煌附近的茫茫戈壁中,徒步穿越108公里,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联想之星”成立五周年致敬。
8月10日至14日,来自广东的丁根芳带领他的团队在西北戈壁中徒步穿越了108公里。
“我认为这次戈壁行走相当于一次实践的模拟创业的过程。”丁根芳说,“联想之星”培训课程,跟一般的MBA及其他商学院不一样,它是联想29年的经营实践和10多年的投资实践的经验沉淀。一年的培训时间,“联想之星”能非常系统地把学员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统统过滤一遍,强调实战性。
拿戈壁之行来说,行走开始后,丁根芳认识到,自己几乎没有做太多准备工作就来到了戈壁滩,而且面对的是一个临时组建的新团队。第一天,他们制订的目标很简单,大家想的不是拿冠军,而是所有成员全程不坐车就能走完整个路程。
第一天行走结束后,他们12个人虽然拿了7块金牌(规定时间达到),但是队员中有人老毛病复发了,膝盖也出问题了,第二天继续这样走肯定会落后,这个时候丁根芳就用“联想之星”培训中所学的“复盘”方法,去分析团队的特点,总结第一天的成果,制定今后几天的行走战略。
第二天对新的问题继续复盘,到第三天,丁根芳已总结了很多戈壁徒步的技巧,最终,他的个人成绩比“金牌”规定的到达时间提前了1个小时40分钟,整个团队也拿到多项大奖。
在丁根芳看来,这次戈壁之行犹如他的创业经历,成功主要在于他的复盘式的总结,他从梳理最初的目标开始,一路刨根问底,探究结果与目标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时总结经验和体会,并得出结论,再运用到下一个步骤。
2012年走进“联想之星”的丁根芳,目前担任广州酷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第一次创业是在大学期间,还是合肥工业大学大四给排水工程专业学生的他尝试做了一个“给排水”的行业网站。那时的丁根芳,就像一位骄傲的工程师,相信一切新技术的力量。
2003年底,网易创始人丁磊来合肥工业大学做校园招聘,丁根芳在楼道里截住他,一定要他看看自己做的网站。丁磊听他介绍了5分钟,又专门找一间办公室谈了15分钟。
丁磊对他说:你是一辆法拉力,以前你是在乡村小道上跑,何不到网易这条高速公路上试试?于是,丁根芳“骄傲”地带着自己的网站加盟,成为网易最年轻的总监。
可是到2007年,“内心不安分”的丁根芳放弃高薪和期权,不顾丁磊的劝勉,开始了人生第二次创业。然而从创业第一天起,丁根芳经历了连续20个月的亏损,这彻底击溃了他前十年的“得意”。
在绝望中,丁根芳领悟到,创业的本质不是为了骄傲地自我欣赏或者意气用事,而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和客户需求。
从专业的行业B2B平台,到贩卖车载电子产品的B2C贸易,骄傲的工程师摇身变成了务实的创业者。绝望后的顿悟立刻神奇般地见效,丁根芳的公司第二个月就盈利了。
2011年10月底,实现了原始积累的丁根芳又开始向着当初的梦想进发。“很多人问我现在为什么要跨界做旅游,因为我喜欢互联网,也喜欢旅游,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就是现在的‘要出发’精品旅游网站。”丁根芳说。
自2012年参加“联想之星”培训特训班后,丁根芳认为他的管理方法有了彻底改变。“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变化大,我把联想总结出来的各种管理方法论运用到企业中,让企业持续稳定、系统、长远地发展。”
也是从那时起,丁根芳不再追求短时的收益,他把“复盘”方法广泛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公司开发的每个景区都要进行复盘,旅游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公司会针对哪个时间切入、与哪些酒店合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哪里、与最初定的目标有哪些差异等等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报告,再重新运用到下一个景区的开发。”
对于复盘,联想控股的创始人柳传志常说:“一件事情做完以后,不管做成功了,或者没做成功,我们都要把整个过程梳理一遍,预先怎么定的、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做不到,这样,下次再做,这次的经验教训就吸取了。”
复盘的过程有四个步骤:第一,回顾目标,当初的目的是什么;第二,对照当初的目标回顾过程、评估结果;第三,刨根问底分析原因;第四,总结经验和反思。目前,复盘在联想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和习惯,复盘也是联想CEO和团队提升能力的重要工具。
现在,丁根芳对自己企业的发展状况感到兴奋。2011年7月和2012年年底,由于业绩的稳步快速增长,创新工场对“要出发”网站进行了先后两轮投资。“‘要出发’今年7月销售额达到789万元,8月份预计能超过千万元,而在一年前网站的月收入不过几十万元。”丁根芳说。
团队建设:创业中发现“另一个我”
创业者从来不缺少激情,也不缺少天赋,“联想之星”“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的创业真经,不仅吸引了许多初创企业,也让众多进入成熟期的科技型企业家投身其中,发现“另一个我”,由此加速实现自我突破与转变。
广州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尹育航1978年考进大学,选择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接着继续读研、进研究所、出国留学读MBA,回国进佛陶集团做厂长、做总经理人生之路非常顺利。
可是,尹育航并没有安于现状。2000年他放弃国有企业总经理的职务,与朋友一起下海创业,“当初的想法很简单,没有太大的梦想,只想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中做事业,改变自己的人生。”多年来,尹育航一直专注于超硬材料制品的研究和开发,奔朗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超硬材料制品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
“2010年,我报名参加‘联想之星’第三期培训时,公司发展还比较成功,我的目标并不在于吸引投资,而在于借助联想20多年的实战经验,实现自己的转变与突破。”尹育航说。正如他在戈壁徒步中领悟到的,“当企业已经进入四平八稳的发展时期,很容易产生惰性,人也是这样。戈壁徒步提醒我,自己依然在路上,要保持追求梦想的状态。”
尹育航认为,“联想之星”总结出来的“复盘”“团队建设”“入模子”“跳出画面看画面”等各种方法论,对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是我个人的改变,然后去影响公司的整个团队,之后企业才会产生后发式的巨大变化。”
“2010年以前,我作为企业管理者始终都是自己冲到最前面,自己说了算,不会凝聚大家的力量,企业小的时候可能影响不大,可企业做大了后,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尹育航说,上完“团队建设”方法论的课程后,他立刻认识到需要重新整合公司团队。“当时,我重新审定公司团队的格局,并进行了新老更替,把权力放手给具体的合作伙伴与公司员工,当然也是把责任与实现个人价值联系在一起,彻底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培训班毕业后,无论面对的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公司,还是新的团队,我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这个方法论,如这次戈壁之行,我们的团队‘梦想队’也很好地运用了这个方法论。”
“戈壁徒步之行跟做企业一样,首先要定好战略、带队伍、建班子,大家作为一个团队的成员,都愿意为这个团队做出自己的贡献。”尹育航表示,在戈壁的这4天当中,他们团队一共16名,大家相互都不认识,怎么“带队伍”很关键,由此,他们选出一名队长,两名副队长,然后根据队友的特长,找出才子才女来选口号,编队歌,以提高大家的凝聚力,并制定明确的目标——取得“金牌团队奖”。最终,戈壁徒步之行颁发的大奖项中,他们团队一个也没落下。
“联想之星”创业戈壁行结束后,柳传志总结,团队的作用是极大的,大家互相鼓励,互相体贴,领头人对整个战略有所安排。当然,在团队中,光有“群胆”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孤胆”,因为你们是创业者,在企业遇到极大困难的时候,就需要你出来扛,你顶得住团队就顶得住。
从尹育航2010年参加“联想之星”特训班,到2012年这3年时间,公司销售收入从4亿元增加到6亿元,增长了50%,再次实现飞跃。“目前,公司完全实现了由我的‘独舞’到全体员工的‘群舞’的转换,以后我还要慢慢‘隐身’。”尹育航表示,但无论如何,公司都需要一个“核心人员”,也就是企业CEO。
尹育航认为,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有许多个人局限性,管理企业方面往往是短板。“其实‘联想之星’的培训,就是把科学家培养成企业家,学会用团队来弥补个人的不足,我相信许多学员毕业后,通过具体的实践,成为一位带队伍的企业CEO是没问题的。”
联想之星:破解中国科学家创业难题
2008年,联想控股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大胆提出一个创新项目:扶持高科技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科学家,使之向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转型。“联想之星”的起步就是专门培训有志于创业的科学家,或者已经下海正在办企业的科技型企业家,用联想20多年的实战和10多年的投资经验,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唐旭东表示,国内科技人员创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几方面的大障碍:一是机制体制的问题,国家一直鼓励科技创业,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有一些机制和其他因素阻碍;二是观念上的问题,很多科技人员认为创办企业不如自己在研究室里从事研究驾轻就熟,在创业上存有顾虑;三是创办企业与从事科学研究有不同的规律,科学家所熟悉的技术环节只是创办企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但不是企业发展的全部,这是很多科学家所忽略的。
唐旭东说,“联想之星”的创办主要是针对第二和第三点来突破,为科学家创业在观念转变和能力提高上提供一些支持。
“联想之星”常务副总裁陆刚分析,科研团队管理往往以松散型为主,因为要激发个人创造和探索未知的灵感,而企业团队管理则更多强调执行力,因为要在竞争中取胜;科学家常常因为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而认为创业很简单,不愿放下身段去主动迎合市场的需求,或参与团队协作。这些是科研与创业完全不同的地方,往往会被忽略。
陆刚表示,首先科学家创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看清自己的发展到底适合科研之路,还是创业之路,适合在创业团队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是CEO还是技术总监。联想可以在技巧、方法层面为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在创业的漫长过程中,尽快发现“一个真实的自我”,以此筛选出适合创业的科学家,经过培训,令其真正站在企业家的位置去管理企业。
今天“联想之星”的成果来之不易。就像这些不断奔跑的创业者一样,“联想之星”发展的本身也是一个创业的过程,而且其艰难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它的任何一位学员的经历。
5年前,在联想控股的会议室,柳传志与几名“联想之星”的现任骨干一起讨论是否可以通过一种形式帮助中国的科技创业者,帮助中国的科技产业化。“那次讨论会我记得很清楚,有很多的疑问,有很多不清晰,但在走出会议室的时候,所有人在心中作出了选择,我们要做‘联想之星’。”“联想之星”副总经理周自强说。
2008年7月14日,柳传志给“联想之星”一期班下了定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然而就像戈壁行走一样,出发时的希望和欢欣马上就被各种痛苦替代。2008年到2009年,“联想之星”全部由兼职人员组成一个临时项目组,2009年进了一批专职人员,但是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选择,团队的目标没有统一,“联想之星”在那个时候经历了巨大的动荡。
从2009年初以后的一年时间里,“联想之星”的成员由十几人锐减到4人,而同时面临着三期的招生,2010年还要做千人规模以上的大讲堂,并需要启动天使投资。
周自强说,压力面前,大家没有放弃,而是重新去讨论当初的选择,重新做了一些调整,2010年,“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部成立,明确了目标,也看到了未来路上的艰难险阻。
目前,经过5年发展,“联想之星”从一个几个人的项目组,发展成为联想控股的成员企业,形成一套培训+投资+平台的模式,拥有4亿元的天使基金,其投资涵盖TMT、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三大主题,有数十个行业的投资范围。
与一般培训机构不同的是,“联想之星”的培训课程是联想29年的企业管理和10多年的投资服务实践。以柳传志为首,20多位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高管和成功创业者亲自编写教案并授课。目前,“联想之星”已培训了五期学员。
“‘联想之星’的课这5年一直在变,到第六期课程还会有变化。我们自己做投资,自己做培训,我们和学员交流,得到很多反馈,所以课程都在不断地调整。”周自强说。
与一般天使投资业务模式不同的是,“联想之星”是专注于种子期科技企业的“天使”,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并深度孵化,从事和人两方面提升企业价值。目前,已经有不少学员的企业得到社会投资的关注。
另外,“联想之星”的“开放平台”扎根于特训班各期学员,并对接各种社会资源,帮助科技初创企业搭建人脉网络,提供持续和全方位的支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培训班的学员也在慢慢帮助“联想之星”创建出一个生态化的创业圈子。“学员们有各个领域的技术专家,他们在技术发展方面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专业度,有助于‘联想之星’判断项目。”周自强认为。
同时,“联想之星”通过投资,也引入外部的专家,他们接触并积累了很多社会资源,包括创新工场、亚杰商会、正和岛等等,这些资源能为创业者提供一些“联想之星”不能提供的帮助。
在周自强看来,108公里的戈壁行走就是“联想之星”过去5年一路走来最好的精神诠释。“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讲,一旦踏上了这条路,就将一直走下去,我们将永远走在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并将永远无怨无悔,因为创业是我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