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关注]提地价难解地方财政困局
2013-08-28   作者:记者 赵东东/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日前有报道称,随着土地征收成本提高,近期多个地方政府酝酿上调基准地价,而地方债务偿债压力是提高基准地价的重要原因。同时,国土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合同价款1.7万亿元,增幅达77.3%,其中房地产用地出让价款同比增幅超过90%。
  有网民分析称,地方政府提高基准地价或由于债务压力过大。他们担心,一方面,地价上涨将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涨,另一方面,如果地方政府过于依赖推高地价来填补债务,将引起其他相关行业跟涨,无益于实体经济。网民认为,抬地价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境,应促进财政预算和决算透明化,并加强监督。

  或因偿债所迫

  网民“王毅敏”认为,基准地价上涨是必然。一方面受土地的收储成本拉升,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城市品位的提升,收储后的土地能够真正用于商业开发的面积越来越小,城市道路越来越宽,城市绿地越来越多,所以即使收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建设用地价格上涨也是必然趋势。
  而在更多网民看来,偿还存量债务和筹集基建资金才是多地拟提高基准地价的深层次原因。
  “其实,动力来源于成本外的偿债需求。”网民“陈辉”称。网民“杨锐光”也表示,地方政府提高基准地价关键还是地方债务的压力过大,只能联合开发商抬高地价。

  恐抬高房价

  不少网民担心,基准地价上调后会进一步抬高房价,最终由购房者埋单。
  “若基准地价上调,则房价将进一步上涨,价格传导最终还是转嫁到购房者身上。”署名为“华尔街秃鹫”的网友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也有网民对此持不同看法。网民“杨红旭”认为,基准地价上调或下调,对市场影响非常微小。比如调高基准地价后,如果遭遇市场降温,开发商不买账,地方政府也无法多卖钱,2011年全国流标的地块多了去了。
  网民“顾海波”指出,地价和房价之间关系很复杂,高房价和高地价互为因果。政府调高基准地价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政府摆脱不了“以房为纲”、“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模式,二是市场有需求,提高地价也合理。

  难解地方财政困境

  不少网民认为,依靠抬地价增加土地出让金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境。
  有报道称,据国开行预计,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约11.7万亿。而2013年至2015年,财政资金仅能支持当年城镇化新增投资的五分之一。
  网民“临夏215”认为,地方政府举债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本来就是想通过土地出让金来平衡的。但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和行政干预下,这个过程中断了,于是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对此,网民“特别点的昵称”认为,如果地方政府过于依赖推高地价来填补债务,最终会陷入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因为地价一涨其他相关行业也会跟着涨,在当前实体经济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这样做将有损经济发展。
  网民“雪人化鸟”直言,地方财政缺口不能靠提高地价来填补,应使财政预算和决算透明化,并加强监督。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期待"阳光"下的地方财政 2013-07-31
· 地方财政寅吃卯粮恐引爆风险 2013-07-31
· 地方财政“依赖”未改 房地产贡献多地过半收入 2013-07-17
· 以“节流”应对地方财政收支告急 2013-06-28
· 摆脱土地财政方能确保地方财政安全 2013-04-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