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8月16日上演的离奇一幕,将光大证券这家近期本就饱受争议的券商深深卷入其中;7023手的期指空单,更是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其“操纵市场”的普遍质疑。
16日,以银行股为代表的权重股在大单拉升下迅速涨停,并带动沪指盘中呈现百点长阳。A股惊天异动的背后并非行情的启动,而是光大证券犯下“史上最大乌龙”错误。在当天证监会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股市异动主要原因是光大证券自营账户大额买入。而当日下午2点23分,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今天上午,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公司正在进行相关核查和处置工作。”
光大证券在现货市场的问题细节尚不得而知,但当天光大期货的股指期货新增的天量空单,却把这家证券公司卷入了“操纵市场”的漩涡。据中金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日股指期货收盘后,光大期货方面在主力合约IF1309持有的空单量新增7023手,达到史无前例的10194手,名列所有期货公司空单持仓排名第一。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新增的巨量空单是否为光大系持有尚不得而知,但如果是光大系所持有,这将意味着尽管在现货市场上可能遭遇损失,但在股指期货市场上,这家证券公司甚至有可能“因祸得福”:中午盘前,光大证券有充足的时间卖空足够量的期指锁住亏损,甚至赢利。更有市场人士质疑,光大证券此次的离奇表现本身就可能是一个局:通过蓄意制造现货的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在期货市场进行牟利。
按照2286点的收盘点位,上述空单总金额超过人民币69亿元,相应参与方投入的保证金超过10亿元。资料显示,光大期货是光大证券全资控股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拥有国内全部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席位。
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厉健律师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如果光大证券上午操作失误属实,那么光大证券再出现7023手空单,明显是集中资金优势,影响正常交易秩序,涉嫌操纵证券市场。
厉健表示,这一事件导致众多投资者和机构遭受损失,光大证券无疑是罪魁祸首。据目前的情况分析,如果上交所和证监会最终认定确属下单失误,光大证券除承担交易损失之外,还将面临上交所和证监会对其作出的处分、行政处罚。而如果认定不是下单失误,则本案将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涉案人员操纵市场罪刑事责任。
市场人士花荣也认为,以避免损失为目的的内幕交易,与获利为目的的内幕交易,性质相同,都是违反证券法的形为。
“在我的印象中,突然之间一家期货公司加这么大的空单量,在股指期货三年多的历史上还没有看到过。”
国金期货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副总经理兼研究所所长江明德《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如果加空仓的话,一般都是在整个市场判断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机构才会普遍有一个加仓行为。
江明德对表示,光大证券当天新增的7023手空单,需要查明是开在什么位置和时间点。如果在现货市场全部打上去之后新开的空单,“我们可以有一种正常的理解,(光大期货)认为这个市场是不正常的。”他说,其中究竟是否涉及其他问题,是需要监管部门去查明的。
“光大证券这一波上去,(现货市场)一定是亏损的,还涉及赔偿的问题,那么其中有没有可能(光大期货)想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对冲?”江明德认为,从交易层面看,并不存在问题。但其中是否存在利益的纠葛,恐怕需要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后下定论。
分析人士认为,该事件目前存在的疑点包括:出现异常交易、涉及金额又如此庞大时,光大证券的交易系统难道没有给出警告?光大证券合规部门有无发现异常?光大证券面对市场“乌龙指”的传闻,为什么会给出先否定后肯定的答复?
业内人士分析,光大证券此次的乌龙事件,也给监管部门出了一个的难题,如果监管机构认定光大期货股指期货空单头寸突增只是为了自保对冲,不予追究操纵市场的问题,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这个口子一开,以后与此相同的模式被用来操纵市场获利,其定性将成为一个难题。
影响:“乌龙指”事件考验券商创新
尽管光大证券此次的“乌龙指”事件尚未有最终结论,但在市场人士看来,该起事件在未来恐将引发市场的进一步下行,并且带来更多的“连带伤害”。
一位券商业人士表示,光大证券的乌龙指事件给A股市场带来了混乱,市场人气短期难以回复,而在周五上午暴涨之后追高买入的高位套牢盘将成为未来上涨的障碍,下周A股向下调整的概率将大大加大。
而对于光大证券以及重仓持有的公募基金来说,恐怕也将不得不面对即将到来的损失。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重仓持有光大证券的公募基金包括泰达宏利稳定、华宝兴业动力组合和长信双利优选,期末持股市值分别为611.60万元、2957.90万元和482.37万元。而从全部持仓数据来看,截至2012年底,共有153只基金配置了光大证券,持股总数为1.96亿股,持股总市值则为27.61亿元。
不仅如此,光大证券此次乌龙事件,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让人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一位基金公司的高管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债期货推出时间已经延迟,监管部门、券商也多次向投资者解释“327国债事件”不可能再度重演,而此次光大证券的乌龙事件,必将使得市场再度关注国债期货的风险控制,进而导致其推出进一步延期。
在本次事件之后,在证券行业创新的大背景下,风险防控机制的完善也再度受到了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光大证券的乌龙指事件,表明在我国金融创新品种不断扩充,量化与程序化交易占比日益增长的今日,监管部门与机构投资者对风险的管控和防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际上,早在今年5月份的券商创新大会上,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就曾表示,我国证券公司身处新兴加转轨时期的公开市场,一旦发生风险溢出,极易形成“冲击波”迅速扩散,应对处理难度很大,造成的后果往往很严重。在整个创新过程中,风险防范、控制、应对体系都必须同步跟上。各证券公司都要坚持以风控能力为拓展业务的边界线,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始终把风险控制在证券公司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内。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合规管理。各公司要充分认识合规管理的重要性。
一位券商高管对记者表示,让他担心的是,券商的创新步伐今年以来本就有明显放缓的迹象,光大证券的此次事件,恐怕会对全行业的创新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尽管是小概率事件,但影响十分恶劣,监管部门的监管取向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