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毁3处制售假洋酒窝点,查扣涉及16个品牌、25000余瓶假洋酒,涉案价值1500万元……近日,由公安部督办、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侦办的“11·14”特大网络销售假洋酒案侦查终结,7名犯罪嫌疑人被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公安部门认为,此案的侦破既保护了商标所有者的利益,也维护了国内消费者的权益。《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网购平台鱼龙混杂,网售假洋酒隐蔽性强,是“李鬼”洋酒较理想的藏身之地。法律界人士认为要根除制售假洋酒的生存土壤,应不断加大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打击力度,确保制假售假者难以翻身,同时亟需清理规范网络购物平台,共同创造有序的洋酒市场。
网络留痕 警方突击“李鬼”洋酒造假窝点
去年初冬时节,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在浏览某知名购物网站时发现:一网店所售洋酒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职业敏感让民警决定继续跟踪,民警随后发现该店每天均有大量洋酒交易。
2012年11月8日,上海一公司向枣庄警方举报:枣庄有一网店涉嫌出售假冒洋酒,但所举报网店并非民警关注网店。
这两家网店有无关联?民警从其关注的网店订购了6瓶某品牌洋酒,后经相关机构鉴定全部为假洋酒。经查,假洋酒从枣庄滕州市通过快递公司发出。民警顺藤摸瓜,把送货人员、销售假酒的仓库摸清后,迅速判定两家网店实为同一人所开,而且均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犯罪。
2012年11月14日,枣庄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滕州市郊一院落开展抓捕行动,院内随处可见包装完毕的洋酒箱子,一些假洋酒正在包装中。一男青年正在二楼一电脑前忙碌,屏幕上显示着交易记录及发货快件扫描记录等。
经讯问得知,男青年即网店店主狄某,同时归案的还有其妻子李某,夫妻俩共同经营假洋酒网店。警方现场扣押待售成品洋酒近三千瓶,根据狄某、李某的销售价格,这些洋酒价值122万余元。经专业机构鉴定,上述洋酒全部为假冒注册商标产品。
警方查明,犯罪嫌疑人狄某高二辍学以来,数次创业未能实现发财梦。无奈之下,狄某通过朋友介绍到一家酒吧打工,狄某随后发现各种洋酒消费火爆,这时,一条致富“捷径”在狄某脑海中形成:为何不经营洋酒生意呢?
考虑到真洋酒价格高昂,自己也缺乏第一桶金,狄某遂买进价格低廉的假洋酒再包装出售。2012年5月,在没有任何实体店的情况下,狄某夫妇的网络“夫妻店”正式开张。
谁曾想,网售假洋酒生意异常火爆,狄某夫妇先后开设了3家网店销售假洋酒。一般流程是客户网上拍下产品并汇款至第三方支付平台后,狄某通过快递发货,客户确认收货后,支付平台将货款支付给卖家。
根据警方从第三方支付平台调取的前述3家网店的销售数据,自2012年5月开始至2012年11月14日,狄某夫妇仅半年时间就累计销售各类假洋酒7707单,销售量达2.8万余瓶,总销售金额96万余元,狄某夫妇从中获利37万多元。
打假除根 多地民警合力全歼制假窝点
枣庄警方调查发现,狄某夫妇销售的假洋酒是灌装好的成品酒,而这些成品酒主要购自河南省郑州市的齐某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耿某。
2012年11月28日,枣庄警方兵分两路对郑州、石家庄的两处制假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
在郑州一地下室,民警抓获灌装假洋酒的犯罪嫌疑人齐某。据警方介绍,灌装现场污水横流,仅有的设备包括一台供水器和一台压盖机。现场审讯后,警方迅速查封了齐某一处专门存放假酒的仓库。
警方查明,自2012年5月开始,犯罪嫌疑人齐某雇佣两人生产存放“芝华士”、“杰克丹尼”等16个品牌的假洋酒,并向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客户销售,累计销售达7万余瓶,销售金额约100万元,销售产品市场价值约2100余万元。
在石家庄抓获犯罪嫌疑人耿某时,警方发现耿某的灌装方式更为简单:一只落满灰土的白色塑料桶直接插进去两条管子就成为灌装机,地上一排排灌满的假洋酒尚未封口。
据警方介绍,自2012年6月开始,犯罪嫌疑人耿某雇佣栗某灌装“杰克丹尼”、“轩尼诗”等6个品牌的假洋酒,并向山东、上海、辽宁、黑龙江等地客户销售,累计销售达1.2万余瓶,销售金额约15万元,销售产品市场价值约280余万元。
经查实,犯罪嫌疑人狄某夫妇从嫌疑人齐某处累计购买假洋酒2502箱,共计31350瓶;从嫌疑人耿某处累计购买假洋酒203箱,约2400余瓶。
打击规范并举方能对假洋酒“斩草除根”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杰克丹尼”、“马爹利”、“轩尼诗”等高端洋酒凭借其独特的异域风情和文化品位,市场需求量大、利润高,同时假冒洋酒违法成本较低,一些不法分子受经济利益驱动而制售假洋酒,严重侵害知识产权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据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齐某、耿某灌装使用的不同品牌的酒瓶、瓶盖及商标分别从山东、广州等地购买。假酒原液多是低档红葡萄酒,每斤价格仅在2到5元间。经过灌装包装,每瓶假洋酒售价在几十元,而到了酒吧,最高每瓶可卖到数千元。
鉴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北京市隆安(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周雷认为,这一案件反映了网售假冒注册商标产品发现难、打击难等问题,主管部门及网购平台应共同研究网售假货的特点、规律,以有针对性地查处制假售假的不法行为。
一名曾在KTV工作十余年的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碍于虚荣心等因素,尽管一些客人明知消费的假洋酒也不愿揭穿,这使得制假售假者更为猖狂。
还有专家建议,要大力宣传假洋酒危害,提高人民群众的识假反假能力,提醒人们主动拒绝假洋酒,同时洋酒生产厂家应积极探索新型防伪标识,如引入二维码防伪技术等。
针对网购平台销售侵权产品的现象,专家还建议工商、网监、网购平台等单位协力清理销售侵权产品的商家,网购平台完善发现及惩戒违规商家的制度,共同规范洋酒市场。
周雷认为,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只要发现网络销售假洋酒的线索,应立即通知相关司法机关,按照刑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但据刑法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相比制假售假的巨额收益,这种惩戒力度偏弱,应加重刑责以震慑潜在犯罪分子,从而净化洋酒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