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IPO:能否华丽转身待观察
投行排名滑落 市场份额萎缩 转型面临挑战
2013-08-13   作者:记者 吴黎华/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曾经的顶级中国本土投行、去年以来始终被“裁员”“降薪”所困扰的中金公司首度传出筹划IPO。尽管中金对此“不予置评”,但无论是从券商行业发展现状还是汇金系的整合进度来看,中金公司无疑迫切需要通过IPO来扭转劣势局面。业内人士认为,鉴于A股市场IPO尚未重启的现状,以及其他券商迅猛发展的行业态势,中金公司能否借此实现华丽转身仍然存在疑问。

  转型 上市或意在创新业务

  上周四有消息传出,中国本土的顶级券商——中金公司已经开始了IPO的筹备工作,上市地点可能会选择香港。对此,中金公司表示“不予置评”。
  一位券商行业分析师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她看来,中金公司寻求IPO的举动,可能与当前整个券商行业背景有关。在去年券商创新大会召开之后,券商许多创新业务都对净资本有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证券公司对资本的渴望强烈。作为监管指标体系的核心,净资本对于券商的影响也越发深刻,除了传统的自营、投行、经纪业务需要雄厚的资本金实力之外,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做市商等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和筹备的业务都对券商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万建华曾表示,国泰君安在创新业务的能力上已没有问题,如果不是受到资本实力的制约,会做得更大更快。
  据证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包括东方证券、东兴证券、国信证券、第一创业证券、中原证券、浙商证券和国泰君安在内的7家券商IPO申请正处于审查过程中。除此之外,包括申银万国、银河证券等券商也希望在境内A股上市。总体来看,在创新业务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期望通过上市来迅速扩大自身的资金实力。
  不仅如此,有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7月,券商通过短期融资券、次级债、公司债等方式融资1899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了三倍。
  稍早之前,中信证券完成了规模为50亿元的2013年第二期公司债发行,同时完成了总额为40亿元的本年度第八期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在上述公司债的募集说明书中,中信证券表示,“资本中介型和创新型业务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公司存在较大营运资金需求。本期债券发行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大宗交易、ETF基金做市等资本中介型业务以及符合监管规定的创新型业务,促进公司业务长期发展。”
  中信证券分析师表示,目前券商传统的经纪、投行等通道业务已经明显进入瓶颈期,相比之下,融资融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利率互换等资本中介型业务却正在脱颖而出。这些业务要是通过利息差获取收入,资金成本是决定这类业务利润高低的关键,这也是众多券商希望通过IPO迅速扩大资金实力的原因之一。

  挑战 “昔日翘楚”的转型难题

  实际上,除了发展创新业务,对于中金公司这个老牌本土券商来说,IPO还有更多的意义。在过去数年里,由于中国IPO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创业板的崛起以及大国企上市潮的结束,对此准备不足的中金公司在IPO业务排名和净收入急剧下滑。
  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IPO保荐项目上,2012年全年,中金公司仅保荐了隆鑫通用、广汽集团和吉艾科技,合计募集资金13.94亿元,位列第17位;实现承销及保荐费用收入合计1.31亿元,位列第11位。其主承销(首发、增发、配股及可转债)收入合计2.61亿元,市场份额为3.78%,位列第9位。而在2005年-2007年期间,凭借着强大的政府背景和在大型项目上突出的业务实力,当时的中金公司抢下了包括中国神华、中国人寿、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等许多大型项目的IPO,也为公司带来了不菲的保荐和承销费用。即使在2009年,中金公司也以10.9亿元摘取承销收入第一的桂冠,市场份额为20.64%。2010年,随着创业板的推出,中金公司在IPO承销市场一落千丈,承销收入缩水至7亿元,市场份额为4.13%;2011年,中金公司业绩再度缩水,IPO承销收入降至1.68亿元,市场份额下滑到1.27%。
  自2012年起,由于A股IPO市场节奏放缓甚至最后完全停滞,许多券商的投行部门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利润下降成为了常态。在哀嚎一片的行业背景中,中金公司的投行部门也屡屡为“裁员”、“降薪”的传言所困扰。2012年初,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被裁去30多个职位,其中北京团队被裁人数最多,香港一些初级员工也被裁减。而对于这次大规模的人事变动,中金公司则解释为“末位淘汰制”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中金公司被迫进行了痛苦的转型。一方面,中金公司加强了中小项目IPO的布局。2010年,中金公司成立了针对中小企业的IPO团队,2012年又成立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团队,为中小企业提供前端的咨询和财务顾问等服务。另一方面,该公司还开始积极向海外扩张,以满足中资企业“走出去”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中金公司投行部门的转型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一方面,短期内,该公司仍然缺少足够的IPO项目储备;另一方面,国内的IPO周期较长,中金公司要看到转型效果,仍然需要一定时间。不仅如此,进入2013年以来,在政策放开的前提下,各个券商在营业部大规模扩容、资管业务的发展上都出现了巨大的飞跃,而在这些方面,中金公司的举动仍然较少。
  不过,尽管IPO业务衰弱明显,但在债券承销上,中金公司仍然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中金公司承销的债券金额达到了1576.85亿元,市场份额为3.75%,在券商类机构中仅次于中信证券。不过今年以来,截至目前中金公司承销的债券总金额为316.05亿元,市场份额为1.27%,在券商类机构中位列第五位,较2012年同期的866.17亿元和4%的市场份额下滑明显。

  布局 汇金系整合疑云

  除了自身业务的发展需要之外,中金公司筹划上市,对于汇金系旗下的其他尚未上市券商——中投证券、申银万国等券商来说,也是一大触动。
  5月份,银河证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成功上市之后,银河证券作为汇金系券商资产整合平台的几率将大大提高,这同时也意味着,汇金系旗下的其他券商,中投证券、中金公司、申银万国等原本有望成为整合平台的三家券商将面对不同命运。
  2005年,由于A股长期不振,大量券商濒临倒闭。当时,汇金公司先后对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进行控股,而旗下全资子公司建银投资则对南方证券、华夏证券、西南证券、齐鲁证券和宏源证券进行救助,最终控股了宏源证券,参股了西南证券和齐鲁证券。加上之前持有的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瑞银证券,当时,汇金系麾下一共拥有10家券商。截至目前,汇金公司仍然持有中国银河金融控股78.57%的股权、申银万国55.38%的股权、中金公司43.35%的股权、中信建投40%的股权、中投证券100%的股权和瑞银证券14.01%的股权。
  成为汇金系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后,中投证券被并购的传言一直如影随形。据了解,2012年中投证券公司新的领导班子与汇金公司签订了《经营目标责任书》,定下核心指标“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行业排名”。2012年中投证券年初公司工作会议上,公司领导对经纪业务提出目标,争取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行业排名达到第12位。
  而对于中金公司来说,在痛失投行冠军宝座的情况下,眼看昔日“同门”正在上位,此时筹划IPO未尝不是一场“绝地反击”之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勿以宽进严管之名行IPO放水之实 2013-08-09
· IPO 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杠杆 2013-08-09
· IPO重启或延后 A股静待政策红利 2013-08-09
· IPO重启需法制配套为前提 2013-08-07
· 中金IPO业务痛苦转型路漫漫 2012-06-2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