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周五公布的强劲的工业增加值数据为经济反弹再添佐证,但好消息掩盖了中国经济的重大包袱——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1-7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约为股份制企业10.9%增幅的一半,而且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受到了大规模信贷投放的刺激。
这些数据将国有企业置于显微镜下,使人们注意到国有企业可能成为拖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潜在因素。国有企业的增加值约占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
中国政府迄今为止尚未将国有企业的根本性改革计划提上日程。但随着决策层考虑对拖累经济增长的领域进行改革,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可能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职工生产效率低下是造成国有企业去年平均资产回报率仅为4.6%的原因之一,而私营企业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2.4%。去年有四分之一的国有企业发生亏损,而私营企业的亏损比例为8%。
国资委下属智库研究员周放生表示,谁也不会对亏损负责,当国有企业面临破产时,政府甚至会出手援助。这使得国有企业大肆投资,并加剧了全球范围的产能过剩。鉴于这种铺张性的投资加剧了增长放缓和债务膨胀,预计中共领导人将在今秋举行的会议上出台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向国企部门灌入市场纪律。
据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估计,如果被迫按市场价获取资金、土地和其他要素,中国国有企业可能无法在2001至2008年实现盈利。迫使国有企业为要素支付市场价格可以调动其积极性。
印第安那大学中国产业政策问题专家甘思德表示,在中国推进全面私有化的危险在于中国存在严重的腐败,且限制强势企业的监管工具有限。他指出,至少在国有企业依然“国有”时,能够受到更为直接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