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里头没两个是饱粒的!全是'瘪包谷’,又亏一季。”68岁的田光启坐在家门口掰新收的玉米,越掰越生气。 让这个老农又急又气的是当地持续四年的旱情。6日,记者来到田光启所在的湖北随县万福店农场,室外42摄氏度的高温几乎把地里的禾苗晒焦了,稻田里布满一指宽的裂缝。 田光启家门口本来有两个共40多亩的水塘,管着周围300亩水田的灌溉。但是前年,这两口堰塘干涸见底,去年塘底长满了杂草和芦苇,今年又被“烤”蔫了。 从2010年秋季开始,占湖北省五分之一土地面积的随州、襄阳、孝感等鄂中北地区开始出现旱情,并持续至今。曾经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随县是这一地区受旱最严重的县之一。 罕见旱情的原因主要是这一地区处在中国南北气候带交界处,雨水较少。同时,这一地区没有什么大的河流,加上近两年持续抗旱,库塘存水消耗殆尽。 为了应对旱情,在经历了去年水稻绝收后,田光启今年改种玉米。“水稻价格再好,没有水也不行,只能改种玉米,能保一点是一点。”田光启说,周围很多农民都改种了玉米,但是收成也都不好。 随县农业局总农业师张明学说,去年玉米种植面积是8.1万亩,今年增加到15万亩,几乎翻了一番。虽然玉米耐旱,但也面临严重减产。“这样的高温天气再持续10天,全县15万亩的玉米将减产45%到50%。水稻减产也将从18万亩增至30万亩。” 严峻的旱情还在扩散。除了这三个地方的旱情加剧,湖北除去神农架林区以外其他16个地市均出现了旱情,所涉的67个县市超过一半是粮食产区。“现在每天都有新增报旱的县市,受旱的农田每天以100万亩的速度在增加,目前全省的受旱农田已经增加到1200多万亩。”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江焱生说。 自7月中旬以来,中部地区正经历着罕见高温晴热天气,不少地区跟湖北一样饱受伏旱热害折磨。中国国家防总日前通报,湖北、湖南、贵州、重庆等地旱情迅速发展,安徽南部、浙江部分山区、江西西北部和江苏北部等地伏旱露头。 这些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是中国的“米袋”“粮仓”,不断扩散的干旱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截至8月5日,中国有5998万亩耕地受旱,其中作物受旱面积5474万亩,缺水缺墒面积524万亩,有450万人、17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生活在农村的田光启在荒废的猪舍旁边打了10米深的机井,保障了一家四口吃水,但是靠种田挣钱的问题却死死困扰这一家。“如果明年继续这样旱下去,种地就真没种头了!管不了人吃饭,更管不了娃读书。” 田光启的孙子在城里读初中,一年的花销要1万多元。这两年种地都在亏本,只能靠儿子在外打工维持。他说:“今年这个玉米一亩地要亏50多元,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千万不能再旱下去。” 在另一个受旱严重的湖北广水县,因为连年干旱,不少农民都丢下土地,外出打工。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农民的种粮意愿一直以来都是抓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一旦因灾撂荒大范围出现,那么就可能危及粮食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