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再掀地方债“审计风暴” 专家建议区分显性隐性债务是关键
2013-08-06   作者:记者 孟含琪 张建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7月28日,审计署网站宣布:“近日,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专家认为,审计署此次全面审计旨在摸底地方政府性债务是否触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高压线”,同时提出要区分出显性、隐性、直接以及或有债务,分门别类采取政策等相关建议。

    “审计风暴”实属摸底地方债细节
  据了解,此次审计包括中央及地方债务,地方债很可能是重点。事实上,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审计署就已对全国36个地区进行审计。本次对政府性债务审计距上次大规模摸底间隔仅五个月。
  面对频率如此之快的“审计风暴”,业内专家将其解读为相关部门针对地方债是否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全面性摸底。
  “地方债务一直广受社会关注,审计署五个月后再次宣布全面审计地方债务主要是让中央政府全面了解地方政府财政目的和财政用途,未来全面审计可能会逐步转为常态化。”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志明说。
  吉林大学应用金融系丁志国教授认为由于统计数据来源、债务统计规模和统计口径等标准不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底细认识并不统一,需要通过全面普查拿出权威科学的依据。
  分析人士认为,首先,近年地方政府借债问题严重,违规借款、违规担保、借新债还旧债等问题的凸显已经引起中央政府重视;其次,在中央提倡反腐之际,审计署进行地方债审计,也是为找出地方政府性债务膨胀的形成原因,为下一步具体制定政府性债务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只有全面摸底才能彻底查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和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否则制定政策也没有效果。”吉林财经大学财政与金融方向副教授张健说。

    全面审计释放“警示”信号
  受此消息冲击,本周首个交易日A股大幅下挫。上证综指失守2000点整数位,深证成指跌幅2.23%。至此,两市已连续四个交易日收跌。
  惠誉国际评级今年初在香港举行主权评级论坛时发出警告,鉴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上升,该机构可能会下调中国的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国俊持认为,地方政府换届,每届领导都有雄心勃勃改变城市的规划,进行大规模投资,钱多是借贷来的。目前,各地纷纷出现“投资放缓、债务到来、投资冲动”三种矛盾碰头,一些地方债务问题“非常严重”,有的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账。
    面对各方关注,来自政府层面的代表委员总体上透露出“乐观”信号。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地方债规模在10.71万亿元,整体风险可控。
    丁志国认为,目前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可控,审计署此次摸底对地方政府无太大影响,主要是未雨绸缪,防止未来大规模举债出现不可控风险。
  也有专家表示,此次审计署全面彻查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地方政府和银行体系具有约束作用。审计署想释放地方政府借债已经引起中央政府重视的信号,也在告诫地方政府举债要收敛。
  张健说:“政府借债的主要渠道是通过银行和民间的一些融资机构,审计署的全面审计对二者可以起到警示震慑作用,并提醒二者做出相关整改。”

    区分显隐性债务是关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地方债问题已经成为两会代表关注重点。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中国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上表示,中国财政部正在部署有关地方债的调研,先以审计署统计的约11万亿元债务为基础,区分出显性、隐性、直接以及或有债务并分析风险,分门别类采取政策,制止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用阳光融资和预期、透明、受公众监督、讲究规范、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地方债去置换、替代地方融资平台和其他一些不规范的、风险不易控制、不健康的隐性负债,同时又保持地方政府作为融资主体通过融资发挥贯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效益,这才是比较周全、合理的对待地方债务和地方融资体系建设的态度。
  专家还建议应从弥补中央与地方政府财力缺口等途径入手,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税收立法权。“给予地方政府税收立法权,促使其因地制宜地开辟新税源,可缓解地方政府举债规模过大的现状。”丁志国说。
    吉林财经大学副书记兼副校长郝中华表示,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紧靠土地财政已经难以为继,但是出于对经济增长的追逐,地方债务和融资平台依旧被地方政府看重。“我国目前的财政体制决定了地方政府必须寻找更多的财源,中央政府应该给地方更多的财政支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地方债不能止于审计 2013-08-05
· 借审计风暴摸出腐败“大鱼” 2013-08-02
· 穆迪称地方债务审计对中国信用评级影响正面 2013-08-01
· 山东审计"增点扩面" 首次审计租赁业和保险业 2013-07-31
· 审计署将详查地方政府性债务 2013-07-3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